训学斋规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是什么(训学斋规作者认为读书要经过哪几个阶段_)

说起来,这都是文化!文化这东西讲的人很多,也很有味,但文化确是过程、筛选与传承,没有心历,何谈文化!

我去西湖李家感受文化,在西湖李家的农夫草堂获得此书。

西湖李家地处江西省进贤县的军山湖与春岚湖之间,是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因恢复豫章书院之教义,加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便使传统文化彰显于“三农”建设之中,引人入胜。

历史上,南昌也称豫章,入南昌须经“抚州门”或“进贤门”,这可能就是西湖李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传承的脉络所在。

我觉得,西湖李家的农夫草堂传统味道很浓,三门大开,方桌长凳,红柱戏台,镂空窗扉,双木门栓,青砖灰地,粉墙黛瓦,满园都是沉香味,不仅建筑传统,而且文化气息浓厚,很吸引人。

此书便藏于农夫草堂的竹篓中,与西湖李家的宝物睡在一起。

一看书名便倍感亲切。一来,我是南昌人,乡愁是永恒的记忆,有了此书,就能明了乡愁的根源和物化的光荣;二来,豫章书院是个历史的称谓,民国以前有据可查的就有江西豫章书院、福建豫章书院、广东豫章书院和贵州豫章书院,这些书院的共同特征是遵从中国儒学文脉重要人物罗从彦先生为院学鼻祖,也能说明儒学文脉的广泛性。

罗从彦先生,字仲素,祖籍南昌,生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卒于宋高宗绍关五年,讲学江西南昌,世称豫章先生。罗从彦先生是以中国儒学、理学心学为主干的道德文化奠基人之一,是儒学文脉史上重要承启人物。他的道德思想归纳起来有三:一是建立了早期闽学中以检察政治弊端和维护纲常名教为主要内容的齐家治国理论体系,提倡“圣人之道”,具有较强的时代批判精神。《论语·季氏》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二是着重强调在位者进行道德修养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必要性,坚决维护道统,大力倡导名节忠义和廉耻等道德风尚,具有较强的民族精神。《论语·颜渊》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是在性理哲学上强调“主静为宗”,形成了“动时省察,静时涵养”的学者基本功法。《论语·述而》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集修身齐家治国的儒学精华与理学、心学的时序发展融为一体,有历史的担当、时政的责任、当下的赶超,真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是传承文化的结晶,更是文化的自觉、思想的自觉和组织的自觉。

围绕这一道统文化,豫章书院修身科自成一体,展现的便是《豫章书院修身科讲义》。该书共十一章,主诣是豫章书院古今学约、书文、经典和榕门先生的《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等。讲的都是道统文化的具体要求和实战论,以礼为载体。

书中《教子斋规》云:一曰学礼,识道理、识礼数,恭敬顺从;二曰学坐,定身端坐,齐脚敛手;三曰学行,笼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四曰学立,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五曰学言,朴实语事,毋得妄诞。低细出声,毋得叫唤;六曰学揖,低头屈腰,出声收手,毋得轻率慢易;七曰学诵,专心看字,断句慢读,须要字字分明;八曰学书,臻志把笔,字要齐整圆净。

书中《洞学十戒》云:一曰立志卑下;二曰存心欺妄;三曰侮慢圣贤;四曰陵忽师友;五曰群聚嬉戏;六曰独居安肆;七曰作无益之事;八曰观无益之书;九曰好争;十曰无恒。

这已证明修身之鲜明、修身之重要!

除去浮躁需静,静时涵养;力行方正需慎,动时省察。

文以养己,化以利人!这不是文化的势利、功利,而是文化的塑己、正己。

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源于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贡献,有了这种自信,方成大写之人,塑人塑己,正人正己,扬帆远航!

训学斋规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是什么(训学斋规作者认为读书要经过哪几个阶段_)

寻寻觅觅 道法自然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