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党委关于发挥乡镇协调响应评价机制作用的经验总结材料

XX镇党委关于发挥乡镇协调响应评价机制作用的经验总结材料
    根据XX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以乡镇协调响应评价机制为核心抓手,全力构建并深化“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吹哨报到”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系统性、前瞻性、协同性的工作实践,有效破解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现将有关经验做法总结报告如下。
    一、聚焦源头治理,以“未诉先办”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的深刻转变
    “未诉先办”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化被动受理为主动治理的关键一环,旨在通过数据分析与前端感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社会治理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的根本性升级。今年以来,我镇坚持问题导向,依托镇信息化综合指挥平台和“全能网格”体系,主动发现并预处置潜在风险点60余个,成功将15类高频次、季节性问题纳入常态化预警管理清单,问题预处置率达到95%以上,从源头减少了诉求存量。
    (一)数据赋能,精准预警“未萌之诉”
    我镇充分利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据、网格员日常巡查上报信息、信访信息等多源数据,建立“日汇总、周研判、月分析”的民情大数据分析机制。通过对历史诉求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画像”高频问题和潜在风险。今年1至7月,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识别出三大高频预警领域:一是农业生产类,主要集中在农资保障、灌溉用水纠纷、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二是人居环境类,涉及生活垃圾清运、公共设施维护、违章搭建等;三是社会保障类,涵盖养老、医疗、就业咨询等。针对这些领域,我镇制定了《XX镇高频诉求问题“未诉先办”攻坚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和处置时限,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
    (二)关口前移,提前介入“未发之诉”
    在精准预警的基础上,我镇将治理关口大幅前移,组织力量主动介入,力求在问题升级为正式诉求前予以化解。
    典型案例一:农业灌溉用水纠纷的主动化解。XX镇作为农业大镇,耕地面积广阔,每年春耕、夏种时节,各村之间、村民之间的用水矛盾历来是高发问题。今年4月初,指挥平台通过对历年同期12345热线数据的分析,预判到随着气温回升和春耕全面展开,下游XX村与上游XX村极有可能因渠道放水问题产生纠纷。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水利站主动“未诉先办”,在诉求发生前一周,组织两个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用水协调会。会上,水利站技术人员依据科学测算,制定了分时段、分流量的轮流灌溉方案,并明确了渠道巡查维护的共同责任。同时,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普法宣传,讲解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提前介入和精细安排,今年整个春灌期间,两村未发生一起因用水问题引发的投诉或纠纷,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典型案例二:季节性养殖污染的提前治理。我镇XX村及周边区域养殖业较为集中,往年夏季高温时节,常因畜禽粪污处理不当引发环境污染和异味扰民的投诉。今年5月,镇生态环境办公室结合气象预报和历史投诉数据,将畜禽养殖污染列为“未诉先办”重点督办事项。工作人员联合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对辖区内所有规模养殖场进行了一轮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粪污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防渗措施是否到位。对于发现的3处设施老化、存在渗漏风险的养殖场,执法队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其在一周内完成了设施升级改造。同时,镇政府出资增设了村口的废弃物临时收集点,并加密了清运频次。这一系列前置举措,使得今年夏季关于养殖污染的投诉量同比下降了80%以上,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聚焦高效闭环,以“接诉即办”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
    “接诉即办”是检验基层政府响应能力和执行效率的“经验交流”。我镇坚持将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整合线下网格与线上平台,构建起“受理、转办、承办、答复、回访、评价、督办、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流程再造,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至2025年7月底,我镇共受理12345热线及线下各类诉求工单1658件,即时响应率达100%,平均办结时长缩短至2.5天,问题解决率达97.5%,群众满意率达98.1%,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一)构建“1+N”快速响应体系
    为确保响应速度,我镇建立了以镇综合指挥中心为枢纽(“1”),各职能站所、执法队伍、村(社区)网格员、包村干部为响应单元(“N”)的快速响应网络。指挥中心接到诉求后,10分钟内完成甄别派单。根据诉求的性质和紧急程度,实行分类分级处置:对于咨询类、简单求助类事项,要求3小时内办结答复;对于一般的投诉举报,要求24小时内联系当事人并启动处理;对于涉及多部门的复杂事项,则启动联动办理机制,确保在3个工作日内给出明确解决方案。
    (二)实体化运作,力量下沉一线
    为将“接诉即办”落到实处,我镇大力推动执法和服务力量下沉。一方面,做实做强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赋予其在城乡规划、市容环境、市场监管等领域的相应执法权限,使其成为解决基层常见问题的“尖刀班”。另一方面,推动城市社区“综合执法进小区”和农村地区站所力量常态化下沉,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
典型案例: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联动破解。XX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停车位严重不足,车辆乱停乱放导致的邻里纠纷和消防通道堵塞问题频发,是12345热线的投诉热点。今年6月,在接到多起相关投诉后,我镇立即启动“接诉即办”联动机制。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组织镇城建办、综合行政执法队、XX社区居委会以及XX市交警大队XX中队召开现场办公会。会上,各方力量协同发力:城建办负责勘察小区内外的闲置地块,规划设计新增停车位的方案;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清理长期占用公共空间的“僵尸车”和违章搭建,为划线停车腾出空间;社区居委会负责挨家挨户进行民意调查,征求居民对停车收费管理、泊位分配的意见;交警中队则从专业角度指导小区内部交通微循环的优化。经过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该小区新增停车位48个,施划了清晰的停车标线和消防通道禁停区,并引入了第三方物业进行规范管理。工单办结后,回访满意率达到100%,一个长期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