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市接诉即办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X“接诉即办”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机制建设日臻完善
在X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会、X大学等专家团队的全程蹲点指导下,接诉即办构建了以“一个入口、三级响应、六步闭环、一套机制”为核心的“1361”工作体系,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一个入口”汇民意。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街乡吹哨、信访、高效办、网格重要事件、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市长信箱、融媒体中心(帮帮团)、网信办(网络舆情)、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十大诉求渠道,广泛征集人民意见建议,打造覆盖全面、服务高效的接诉即办入口,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领域接收群众诉求。
二是“三级响应”强协同。建立市乡村三级指挥平台,市直职能部门建立工作专班,横向联动全市所有职能部门和承担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纵向指挥乡镇(街道)二级平台和村(社区)三级指挥平台,形成左右联通、上下贯通的一体化联动指挥体系,做到三级联动、三级响应。
三是“六步闭环”提质效。建立诉求受理、派单、处置、反馈、评价、归档的“六步闭环”。按照有诉必接、马上就办的原则,接收群众诉求后,根据《派单目录》派发至相关部门,部门在限定时限内办理,事情解决后,市乡两级对群众满意度逐案回访,由接诉即办平台定期对各承办部门诉求办理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对每件诉求建立全流程卷宗,统一进行归档。
四是“一套机制”抓统筹。精准把控诉求处置全流程,推动诉求办理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精准派单、三级会商、分析通报、督查督办、评价问责、风险预警等一套机制,形成了环环相扣、科学高效的接诉即办运行机制。
(二)运行实效初步显现
一是受理有广度。截至今年五月底,接诉即办共处置各渠道诉求15546件,诉求量环比增加99.1%(翻了一番),回访满意率98%,问题解决率92%,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是办理有速度。建立从2小时到7日的诉求处置时效,以“马上办,现场办”的理念压缩问题处理周期,让群众感受到问题有人管、解决有时限。
三是服务有温度。从数据上看,2024年度信访批次和信访人次同比下降43.8%和61.5%,信访趋势平稳向好;另外,根据省统计局公布,我市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调查指标逐年上升,2024年排名全省前五。
四是治理有深度。立足接诉即办“民生数据库”,推动高频诉求转化为年度民生实事。改革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职能界限、历史遗留等复杂疑难事项325件,推动充电桩扩增、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形成数据预警、高位统筹的治理闭环。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部门协同联动不畅,诉求解决效率不高。在接诉即办平台运行过程中,涉及多部门的诉求,派单时,部门常常以不属于职责范围为由,进行退回。需要部门协同配合时常“掉链子”,非会商不配合,诸如违建、井盖、道路修建、房屋翻修、环境卫生等多主体问题,需要我部反复沟通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导致处置效率不高。
(二)数据分析能力滞后,决策支撑作用薄弱。当前接诉即办平台已整合十大诉求渠道,但随着改革深化与基层治理融合,诉求量持续攀升,数据分析面临数据抓取覆盖范围有限,跨系统数据难以互通,算法模型缺失、专业技能薄弱等问题,导致数据分析的参考价值未充分释放,制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