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振兴局抓改革促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汇报
近年来,我县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关键一招”,聚焦“产业怎么兴、农民怎么富、乡村怎么美、治理怎么优”四大核心课题,以系统集成思维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县域特色的实践路径。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三链融合”改革为牵引,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增值”的产业升级实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针对过去我县农业存在的“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创新推行“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融合改革,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一是延伸产业链,破解“有产品无产业”困境。针对我县特色农产品“散、小、弱”现状,开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精准培育行动,组建由农业农村、商务、供销等部门牵头的产业规划专班,深入23个乡镇开展“田野调研”,摸排出茶叶、中药材、生态养殖等8类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品种。在此基础上,创新“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投资X亿元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X个,配套冷链仓储、初深加工、电商物流等设施,推动茶叶加工转化率从35%提升至72%,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值占比提高至X%。比如,XX镇依托万亩高山茶园,引进省级龙头企业建设“茶旅融合示范园”,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X类产品,带动周边X个村发展茶园X亩,茶农亩均增收X元以上。
二是提升价值链,破解“有品质无品牌”瓶颈。针对农产品“优质不优价”问题,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体系。一方面,深挖地域文化内涵,注册“XX山珍”“XX硒米”等县域公用品牌,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包装标识和质量追溯体系;另一方面,举办“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通过“直播带货+电商矩阵”拓宽销售渠道,培育本土网红主播X名,开设网店X家,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X%。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创新“数字赋能”模式,在X个重点村安装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土壤、气候、生长数据,为农产品贴上“数字身份证”,让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生产全过程,XX村的有机蔬菜因此溢价X%仍供不应求。
三是绑定利益链,破解“有收益无共享”矛盾。针对农户与经营主体“联而不紧、利而不均”问题,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托管+服务增收”“务工就业+技能奖励”等利益联结机制。比如,在XX村试点“土地入股+集体经营”模式,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合作社,占股X%,合作社引入企业负责技术销售,占股X%,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占股X%,去年实现分红X万元,户均增收X元;在XX乡推行“劳务合作社”,组织留守妇女、老人参与基地管护、采摘包装,人均年务工收入达X万元。通过改革,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覆盖率达X%,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占比分别提高至X%、X%,真正让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角”和“受益者”。
二、以“三权分置”改革为突破,从“沉睡资源”到“活水源头”的要素盘活实践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激活人、地、钱等关键要素。我们聚焦“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农村“三权分置”改革为突破口,打通要素流动堵点。
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闲地”生“金”。针对农村承包地碎片化、宅基地闲置化问题,开展“土地清查+确权颁证”专项行动,完成X万户承包地、X万宗宅基地确权登记,颁发证书X万本。在此基础上,探索“土地流转+托管服务”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分散地块集中连片,引进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托管,既解决了“谁来种地”问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XX村将X亩零散耕地托管给专业合作社,每亩节约成本X元,增产粮食X%,村集体年增收X万元。同时,稳妥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鼓励农户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手工作坊,XX镇XX村利用X栋闲置老宅打造“乡愁记忆民宿群”,带动村民年增收X万元。
二是创新金融支农机制,让“活水”润“田”。针对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乡村振兴贷”“特色产业险”等金融产品,建立“政府风险补偿金+银行授信+保险兜底”机制,将信用良好的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人员纳入“白名单”,发放信用贷款X亿元。特别是创新“两权抵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试点,为X户农户发放抵押贷款X万元,解决了扩大生产的资金瓶颈。同时,设立乡村振兴专项基金,整合涉农资金X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变“撒胡椒面”为“精准滴灌”。
三是强化人才引育机制,让“能人”带“富”。实施“归雁工程”“头雁计划”,出台创业补贴、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吸引X名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培育“田秀才”“土专家”X名。比如,返乡青年XXX创办的“菌菇科技小院”,研发出适合本地气候的香菇种植技术,带动X个村发展菌菇产业,户均年增收X万元;选派X名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建立“专家+技术员+示范户”服务链条,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X个。通过改革,农村人气更旺了、活力更足了,去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增速连续X年高于城镇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