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门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心组学习会上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社会稳定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全力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月28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展开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关乎事业的繁荣发展、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在国家更安全、社会更有序、治理更有效、人民更满意方面发力,推动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关键遵循。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中肩负着重大责任。下面,我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围绕本次中心组学习主题,谈几点体会。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将其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促使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党历史上首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行动指南。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众多领域。它既重视外部安全,也重视内部安全;既关注国土安全,也关注国民安全;既注重传统安全,也注重非传统安全;既强调发展问题,也强调安全问题;既着眼自身安全,也考虑共同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各种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日益上升的威胁。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赢得战略主动,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安全的捍卫者,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贯彻到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责任。
二、聚焦公安主业,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的决策部署,立足公安本职工作,突出重点领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研判,及时掌握治安动态,精准实施打防管控措施。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涉黑涉恶、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突出违法犯罪,要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违法犯罪的蔓延势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群防群治机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效能。
(二)保障公共安全。严格落实公共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对道路交通、消防、危爆物品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大型活动的安全监管,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水平。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加强边境管理。强化边境管控,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警务合作,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秩序。
三、强化执法监督,确保公安执法公正规范
执法公正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我们要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公安执法公正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加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7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