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赋能乡村振兴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全市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赋能乡村振兴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而农村土地改革则是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关键一招。XX县积极响应号召,立足区域实际,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清二改三统四发”改革模式,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现将相关经验汇报如下。
  一、筑牢改革根基,全面摸清集体家底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清产核资作为土地改革首要环节,关乎改革成效与农民切身利益。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科学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清产核资工作,为后续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一)组建专业队伍,强化组织保障。一是统筹力量,构建工作架构。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由村“两委”成员、骨干党员及专业机构工作人员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专班。村“两委”熟悉村情民意,党员带头示范,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形成高效协同工作格局。二是明确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对专班成员进行职责划分,明确档案资料梳理、实地调研、数据核算等任务归属,建立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强化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开展清产核资专题培训,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操作流程,提升专班成员专业素养,为精准开展工作提供能力保障。
  (二)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数据精准。一是以档案为据,追溯资产源头。深入挖掘历史档案资料,查阅土地承包合同、集体资产登记台账等,梳理集体资产历史脉络,为资产认定提供原始依据。二是实地调研,核实资产现状。专班成员逐户走访、实地测量,对土地、房屋、水面等资产进行现场勘查,详细记录位置、面积、用途等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三是民主评议,公开确认结果。召开村民大会,将初步核实的资产数据提交村民审议,广泛征求意见,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最终形成经村民认可的资产清单并公示,保障村民知情权和参与权。
  (三)健全档案管理,巩固工作成果。一是分类建档,规范管理。按照资产类别,对土地、房屋、设备等分别建立档案,详细记录资产基本信息、变动情况、权属证明等资料,实现资产档案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二是动态更新,实时监控。建立资产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集体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及时更新档案信息,确保资产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为后续改革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持。三是数字赋能,提升效率。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集体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将资产档案录入系统,实现资产数据的在线查询、统计分析和动态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通过以上举措,我们全面完成XX村清产核资工作,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594人,其中保留成员资格16人,土地确权(含水面)2950亩,核定村集体资产价值1521万元,为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二、深化产权改革,激活资源资产活力
  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而推进产权改革则是将“死资产”变为“活资本”的关键。我们以股份量化为核心,完善产权制度,创新经营模式,推动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农民成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一)科学确认成员资格,夯实改革基础。一是制定认定办法,规范操作流程。结合实际,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办法》,明确“户主申请、调查核实、审核认定、初榜公示、表决确认、终榜公示、登记造册、上报备案”八个环节,确保成员资格认定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分类精准认定,保障合法权益。综合考虑户籍、土地承包关系、生产生活情况等因素,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为原始取得、依法取得和其他取得三类,逐户逐人进行认定,既保障了长期在村居民的权益,也妥善处理了特殊群体的成员资格问题。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认定质量。建立成员资格认定监督机制,成立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认定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确保认定结果经得起检验。
  (二)合理量化股权设置,明确产权归属。一是规范资产清查,准确评估价值。按照“逐一登记、全面清理、认真核实、价值评估、产权界定、公示确认、审核备案”程序,对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价值评估,确保资产数据真实准确。二是民主决策方案,保障村民权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民主讨论决定股权量化和设置方案,明确村集体和成员持股比例,确保方案符合民意、体现公平。三是规范股权管理,促进有序流转。制定股权管理办法,明确股权的继承、转让、抵押等规则,探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继承和抵押担保试点,实现股权合理流动,激活农村产权市场。通过改革,量化经营性资产价值1521万元,其中村集体持股29.1%、成员持股70.9%,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价值3000元的股份。
  (三)完善合作社治理,创新经营模式。一是依法登记注册,规范组织架构。在全省率先通过工商登记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明确合作社的法人地位,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合作社规范化运营。二是制定章程制度,明确运营规则。结合实际,制定股份合作社章程及财务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明确合作社的宗旨、经营范围、成员权利义务、收益分配方式等,为合作社规范运营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合作社按照“全域规划、统筹经营”原则,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与种植养殖业大户、企业开展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四)颁发股权证书,保障成员权益。一是规范证书发放,明确产权归属。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颁发《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3578本,证书详细记录成员基本信息、持股数量、股权变动等内容,作为成员享有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的凭证,进一步明确产权归属。二是强化权益保障,拓宽增收渠道。依托股权证,成员可按持股比例参与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同时探索开展股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提升认知水平。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入户讲解等方式,向村民宣传股权证的功能和作用,提高村民对产权改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三、推动产业融合,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产权改革激活了农村资源资产活力,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