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9日,是三线军工厂整体搬迁合肥10周年。这10年,是三线军工厂历史上不平凡的10年,是困难与希望并存的10年,也是机遇与挑战同在的10年。

10年来,三线军工厂经受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三线军工厂历史上辉煌的篇章。1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三线军工人致力于科技创新、团结创新、文化创新的结果。

10年前,当我们三线军工人满怀喜悦搬迁到安徽合肥时,即三线军工厂遭遇了因产品老化、订货量偏少而导致的资金紧张、三线军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的尴尬境地。

1994年三线军工人大力开发新产品,走产学研联合开发之路。开发了新产品于1997年投入批量生产,使三线军工厂一举摆脱困境,三线军工人士气为之大振。

2001年研制出的新一代产品,当年接受订货,当年就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三线军工厂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为三线军工厂的科研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线军工厂十年来的变化,三线军工人都有深刻的体会。从以前遍地是杂草丛生到今天的芳草遍地,绿树成荫;从以前的泥土路到今天宽阔的水泥路;从以前只有四十多名三线军工人壮大到现在拥有115名三线军工队伍。

三线军工厂从92年搬迁到95年,由于三线军工厂效益不好,资金不足,没有能力对三线军工厂实施进一步改造,由于产品单一,生产任务少,职工人数也没有增加。

三线军工人改变了以往等靠生产任务,而是主动找生产任务,走以产、学、研联合开发为特色的企业发展新路子。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三线军工厂这十年来的经济发展。

几经努力,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使得三线军工厂起死回生。新一代产品的投产,使三线军工厂发展步入了快车 三线军工工厂效益连年递增。

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三线军工厂就没有今天;没有好的领导集体,东风就没有今天;没有三线军工人的团结拼搏,三线军工厂就没有欣欣向荣的今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1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