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空气质量达标攻坚推进会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市空气质量达标攻坚推进会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空气质量达标攻坚推进会暨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XX同志通报了近期全市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问题,相关单位作了表态发言,态度都很坚决,措施也比较具体,体现了大家打好这场硬仗的决心。
    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空气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感受,事关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可持续性。面对当前的挑战,退无可退,也绝不能退。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决心,迎难而上,坚决扭转被动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当前形势坚定攻坚必胜信念
    首先,必须承认,近年来我市在蓝天保卫战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全市的PM2.5年均浓度实现了连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9年的85.8%提升到了新的水平,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然而,成绩不能成为思想麻痹的理由,更不能掩盖当前面临的尖锐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果尚不稳固,基础依然薄弱,形势极其严峻。特别是进入夏季以来,一些关键指标出现了明显反弹。根据监测数据,今年6月至8月,我市臭氧(O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显著增加,导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在全省的排名中下滑了3位。PM10和氮氧化物(NO2)的浓度也出现了小幅抬头趋势。这些数据亮起了红灯,敲响了警钟,充分暴露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深入剖析原因,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思想认识的“松懈点”依然存在。部分同志、部分单位产生了“歇歇脚、喘口气”的松劲心态,认为经过几年的治理,环境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攻坚的劲头不如以往。对大气污染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新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臭氧污染的规律研究不深、应对不力。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是当前工作最大的敌人。
    第二,结构性矛盾的“症结点”尚未突破。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的根本格局尚未得到彻底扭转。部分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仍在运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的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其源头替代和深度治理的进度不尽如人意。这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污染存量大,减排任务重。
    第三,精细化管理的“薄弱点”尤为突出。工作方式仍然存在粗放化的问题。移动源方面,对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精准管控还未形成闭环;扬尘管控方面,“六个百分百”的要求在一些工地落实不到位,道路清扫保洁的标准和频次有待提高;面源污染方面,秸秆焚烧现象仍有零星发生,餐饮油烟的在线监控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存在盲区。这些管理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直接抵消了部分治理成效。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行动的靶向。面对落后的排名、群众的期盼和上级的要求,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懈怠,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坚决啃下大气污染防治这块“硬骨头”,牢牢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二、聚焦关键靶向发力坚决打赢“三源”减排攻坚战
    打赢攻坚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聚焦移动源、工业源、面源“三源”共治,靶向发力,务求实效。
    (一)以超常力度根治工业源污染。工业源是污染物排放的大头,也是我们攻坚的主战场。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全面深化工业企业综合治理。
    一要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治理。VOCs是当前生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必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生态环境部门要牵头,会同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市涉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建立清单台账。要强制推动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木材加工、汽修等重点行业,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的源头替代。对于不能完成替代的企业,其治理设施必须升级到最高效级别,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二要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钢铁、水泥、焦化、平板玻璃等行业是排放大户,其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是硬任务。发改、工信部门要对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相关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对逾期未完成的,要依法采取按日计罚、限产停产等严厉措施。同时,要坚决整治“散乱污”企业,防止其死灰复燃,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要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淘汰。
    三要强化工业炉窑和锅炉综合整治。要对全市所有工业炉窑建立管理清单,分类实施淘汰、替代和升级改造。要进一步巩固燃煤锅炉整治成果,加大对生物质锅炉和天然气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监管,确保稳定达标。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密监督性监测频次,严厉打击偷排漏排、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
    (二)以系统思维严控移动源排放。移动源污染,特别是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坚持“车、油、路”一体化管控,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一要实施柴油货车污染专项整治。公安、交通、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执法机制,依托高速公路入口、重点路段和物流园区,加大对柴油货车的路检路查和入户抽查力度。要划定并严格执行高排放车辆禁行区域和时段。对于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仅要处罚驾驶员,更要追溯其所属运输企业和维修单位的责任。同时,要加快老旧柴油货车的淘汰更新进度,大力推广新能源货车。
    二要深化非道路移动机械闭环管理。住建、交通、水利、城管等部门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督促所有进入施工工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编码登记、粘贴环保标识。要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超标排放的机械进入施工现场。鼓励在施工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使用新能源或国四以上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三要加强油品质量和油气回收监管。市场监管、商务部门要持续开展油品质量监督抽检,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黑加油站(点)”。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对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回收效率,减少油气挥发。
    (三)以精细标准整治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最能考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管控标准。
    一要铁腕整治扬尘污染。所有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市政工程和道路施工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标准。住建部门要利用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实现对重点工地的全天候监管,对违规行为实行“红黄绿”牌管理,对问题严重、屡教不改的,要公开曝光、顶格处罚,并与企业资质和招投标信誉挂钩。城管部门要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洒水作业的频次和覆盖率,特别是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要加密作业,有效抑制道路扬尘。
    二要严防严控秸秆露天焚烧。农业农村部门要扛起主责,强化网格化监管体系。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要下沉一线,严防死守。要充分利用“天眼”系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实现火点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同时,要疏堵结合,大力推广秸秆“五化”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出路问题。
    三要深化生活领域污染治理。城管、市场监管部门要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行动,督促大中型餐饮企业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和在线监控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行。要全面禁止露天烧烤和垃圾露天焚烧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强化责任协同作战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单靠某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凝聚起全市上下的磅礴力量,构建起责任清晰、协同高效、奖惩分明的长效治理机制。
(一)压实责任链条,做到守土有责。环境保护“党政同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