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为我们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为什么要科学定位政府和市场关系
经济发展需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政府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党一直根据实践探索和认识深化,不断探寻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更好实现宏观调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走向深入,这也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但也存在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推进。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作出新定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创造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推进价格改革和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大力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与此同时,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新时代中国经济能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乘风破浪、稳健前行,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立足国情和发展实际,形成了更加有效的市场和更加有为的政府,形成了更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必须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作用,用好“看不见的手”,同时发挥好有为政府作用,用好“看得见的手”,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有效结合、相得益彰,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不断增强我国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二、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和市场关系
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新时代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什么是有效市场?有效市场主要是指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市场主体根据各类市场信息,自主作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决策。市场中优胜劣汰机制,激励市场主体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更大收益。市场中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相互作用,使各类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让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和流动,从而实现资源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这个意义上说,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什么是有为政府?有为政府是指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善于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放给市场的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理的管好、管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动态地看,各类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势必会由于市场中各类信息的不完全性、滞后性,导致资源配置的盲目性,从而可能使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造成资源浪费。不仅如此,各类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还可能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问题,出现市场失灵,如供求失衡、外部性、失业、垄断、两极分化等。所以,市场的有效作用是有条件的,包括法律体系、竞争规则、宏观环境、社会保障等,这些条件的形成和完善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克服市场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
如何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理论和实践表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关键在于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一方面要“放得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市场规则并带头遵守规则,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防止政府对微观主体活动的不当干涉,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要“管得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解决好缺位、越位问题,着力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
不同社会制度下,由于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不同,相应的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关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既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例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我们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紧紧围绕更好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政府和市场关系模式。
三、如何更好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还存在不少阻碍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活力的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例如,市场制度规则尚需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