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司法局与XX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地共建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的表态发言
尊敬的XX市司法局领导,尊敬的XX所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这个天朗气清、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共同见证XX区司法局与XX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启“所地共建”合作新篇章。此刻,站在这里,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感谢与期待。感动于市局领导对基层工作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感谢市第一强戒所同仁们开放合作的博大胸怀与务实担当的专业精神;期待我们双方的精诚合作,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为XX市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今天签署的这份合作协议,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个庄严的承诺,它标志着我区特殊人群教育矫治工作迈入了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全新阶段。这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号召的战略举措,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破解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难题、提升教育矫治质量的创新实践。在此,我谨代表XX区司法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市局领导的悉心指导,对市第一强戒所的鼎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借此机会,围绕“深化合作、共谋发展”这一主题,作如下表态。
一、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深刻认识所地共建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社区矫正作为一项在社区中执行刑罚的非监禁刑罚制度,是国家刑事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
近年来,XX区司法局在市局的坚强领导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目前,我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稳定在550人以上,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手段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区社区矫正中心也于去年成功获评首批省级“智慧矫正中心”。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社区矫正对象的构成日趋复杂,涉及的罪名多样,个体的心理问题、行为恶习、家庭矛盾和社会关系修复等深层次问题交织叠加,对教育矫治的专业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说教式、“漫灌式”教育模式,已难以触及部分矫正对象内心深处,难以从根本上重塑其法治观念和健康人格。另一方面,我们身处开放的社区环境,虽然便于调动社会资源,但在进行具有强烈冲击力和震撼效果的警示教育方面,存在天然的场景局限和资源短板。
与此同时,作为全市乃至全省戒毒工作的标杆单位,市第一强戒所拥有我们所亟需的宝贵资源。贵所不仅是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示范所,更拥有一支由心理咨询师、康复训练师、专业教师和医护人员组成的顶尖专业团队,构建了一套科学、系统、成熟的教育矫治课程体系与管理模式。贵所的封闭式管理环境、标准化的教学设施、实景化的警示教育基地,以及戒毒人员现身说法的真实案例,能够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一个在社区环境中无法复制的、极具冲击力的“沉浸式”法治教育和心理矫治体验场。
因此,此次“所地共建”,绝非简单的业务往来,而是一次深刻的战略协同。它打破了不同监管改造场所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司法行政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流转。对我们而言,这是“借船出海”,引入高端专业资源,补齐工作短板,提升矫正质量的关键一招。对市第一强戒所而言,这也是延伸社会职能,将所内成熟的戒治经验向社会辐射,展现司法行政机关社会责任与担当的重要窗口。这一合作,是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从“单一管理”到“综合治理”的深刻转变,是构建“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无缝衔接、相互促进新格局的必然选择,其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二、聚焦主责主业,共同擘画所地共建的宏伟蓝图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根据协议内容,并结合双方实际,我们设想,未来的合作将不仅仅局限于社区矫正领域,而是要在更广阔的维度上,共同打造一个集教育、矫治、预防、研究、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具体而言,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第一,打造一个高标准的“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石和核心。我们将充分利用市第一强戒所的场地设施和管理资源,定期分批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入所区,开展“嵌入式”集中教育。我们将借鉴先进地区“六个一”活动的成功经验,并加以创新,打造具有XX特色的警示教育品牌项目。比如,组织一次严格的队列训练,磨砺其意志,矫正其行为;举行一次庄严的矫正宣告,重温法律的威严与自身的责任;参观一次戒毒人员生活、学习和康复的真实场景,感受自由的可贵与违法的沉重代价;聆听一堂由资深警官讲授的法治警示课,剖析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接受一次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主导的团体心理辅导,疏导不良情绪,重塑积极心态;开展一场与戒毒成功人士的面对面交流,分享心路历程,点燃重塑新生的希望之光。通过这一系列高度仪式化、强体验感的活动,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撼,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深刻反思、真诚悔罪,从思想根源上筑牢遵纪守法的防线。
第二,构建一个专业化的“特殊人群心理矫治中心”。心理健康是顺利回归社会的根本。市第一强戒所拥有强大的心理矫治专业力量,这是我们基层司法所难以企及的优势。我们将建立“重点人员联合会诊”机制,对于我区排查出的具有严重心理问题、存在较高再犯罪风险的社区矫正对象,将邀请贵所的心理咨询专家团队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深度心理评估、诊断与干预。同时,我们将共同开发系列心理健康课程,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修复等,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我区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庭成员普及,提升其心理免疫力。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建立危机干预快速响应机制,对于出现突发性心理危机的矫正对象,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贵所专业力量的驰援与指导。
第三,搭建一个广覆盖的“社会法治宣传教育平台”。禁毒、防罪工作,预防远胜于治疗。市第一强戒所的禁毒宣讲团,拥有大量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宣讲经验。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所地共建”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双方可以联合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法治宣讲团”,不仅服务于社区矫正对象,更要主动走向社会。我们将共同策划,定期深入XX区的校园、企业、社区,开展“菜单式”普法宣传活动。针对青少年,我们侧重于毒品预防和网络犯罪警示;针对企业员工,我们侧重于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预防;针对社区居民,我们侧重于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常见多发性犯罪的防范。通过贵所专业人员的权威讲解和真实案例的警示,结合我局在基层普法网络中的组织优势,共同提升辖区居民的法治素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
第四,探索一个前瞻性的“矫正与戒治理论研究基地”。实践的深化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双方在长期工作中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课题组,围绕特殊人群的行为特征、心理嬗变规律、再社会化路径、智慧矫正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