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司法局全县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省司法厅案件评查和县检察院巡回检察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部署和总动员,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打好问题整改和工作质量提升的攻坚战。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相关典型案例剖析材料,会上也通报了省厅和县检察院的反馈意见,这些问题触目惊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下面,结合这些情况和我的一些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严峻现实,以高度的政治清醒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社区矫正工作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一头连着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百姓安宁。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社区矫正工作者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总体平稳的态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近200名,依法解除了70余名对象的矫正,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约110名。我们通过规范日常监管、开展教育帮扶、组织社会活动等方式,为绝大多数社区矫E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提供了帮助,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期间再犯罪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维护我县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在座各位以及全县所有社矫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的背后,是暗流涌动、不容忽视的风险和隐患。省司法厅2025年度全省社区矫正案件评查反馈的问题清单,以及县检察院巡回检察反馈意见书,像两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我们工作中的短板和漏洞;刚才通报的典型案例,更是以血的教训警示我们,社区矫正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这些问题,集中暴露了我们在思想认识、制度执行、监督管理、责任落实等多个层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温差”。部分同志,包括一些单位的负责同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认识不足,未能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审视这项工作,存在“重接收、轻监管、弱教育”的倾向,麻痹思想、松懈情绪时有滋生。二是在执法规范上存在“偏差”。案件评查和巡回检察反馈的问题,很多都出在程序上。比如,调查评估报告要素不全、流于形式;接收宣告程序不严肃、不规范;日常监管记录不及时、不完整;审批权限不清、越权审批等问题屡有发生。这些看似是“小节”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我们法治意识不强、规矩意识淡薄,是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直接体现。三是在监督管理上存在“落差”。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措施未能完全落地落实,有的定位核查不及时,有的请销假制度执行不严,对一些有脱管、漏管风险的重点人员,未能做到精准管控、有效预警。智慧矫正平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技术手段与传统方法结合不够紧密,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四是在教育帮扶上存在“温差”。教育帮扶工作满足于“大水漫灌”,搞“一刀切”,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个别化矫正方案制定不科学,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措施跟不上,没有真正触及矫正对象的思想灵魂深处,导致教育矫正效果大打折扣。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我们一些同志的政治站位不高、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对这些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刮骨疗毒、猛药去疴。如果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小问题就会演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可能溃决成大堤坝,一旦发生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甚至重新犯罪的恶性事件,不仅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冲击,更会使我们整个司法行政系统的形象和声誉蒙羞,届时,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无法向组织和人民交代。全县所有社区矫正工作者,务必从这些问题中深刻汲取教训,立即警醒起来,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上来。
二、聚焦关键环节,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坚决抓好问题整改落实
针对省厅和县检察院指出的问题,我们必须拿出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全面、彻底、无死角地进行整改。这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要求,从现在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社区矫正工作“问题清零、质效提升”专项行动。具体要做到“四个到位”。
第一,思想认识要提升到位。整改的首要前提是思想上的破冰。各司法所、局机关相关科室要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将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通报的问题清单和典型案例,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一名干部职工、每一名社区矫正协理员。要组织大家深入开展讨论,对照问题、反躬自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剖析问题背后的思想根源,彻底摒弃“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和“年年讲、年年犯”的顽固思想。要让每一位同志都深刻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没有局外人,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规范执法是生命线。局党组将把这次整改工作作为检验各单位“四个意识”强不强、政治站位高不高的“经验交流”。
第二,整改措施要细化到位。整改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硬招。会后,局里将成立由我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县的整改工作。各单位要对照省厅和县检察院反馈的问题清单,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现的类似问题,举一反三,建立本单位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每一项问题,都要明确整改目标、具体措施、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形成“路线图”和“时间表”。对能够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迅速见到成效;对涉及制度机制、需要一定时间的,要制定详细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我们要实行“销号管理”制度,整改完成一项,验收合格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所有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决杜绝纸上整改、虚假整改。
第三,责任追究要落实到位。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没有严厉的问责,责任就无法真正压实,制度就会成为“稻草人”。局纪检部门要全程介入、全程监督这次专项整改行动。要建立督查督办机制,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整改工作思想不重视、行动迟缓、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约谈、通报批评。对在整改过程中弄虚作假、敷衍塞责,导致问题反复出现,甚至引发安全稳定事件的,要坚决启动问责程序,无论是谁,无论涉及到哪个层级,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我们要通过动真格、出重拳,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倒逼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第四,建章立制要规范到位。问题整改的最终目的是要堵塞漏洞、完善机制,实现长治久安。我们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着眼长远,把整改过程变成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过程。要以此次整改为契机,系统梳理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制度规定,特别是《社区矫正法》及其实施办法颁布以来,我们的工作流程、档案管理、审批权限、应急处置等方面是否存在与上位法不符、与现实需求脱节的地方。要抓紧修订和完善《XX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XX县社区矫正对象日常考核办法》《XX县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形成一套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处置高效的工作制度体系。要将这些制度汇编成册,组织全员学习,并作为今后工作的刚性约束,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三、坚持标本兼治,以守土尽责的担当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问题整改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但我们的目标绝不止于此。我们必须以此为新的起点,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迈上新台阶。2025年是省司法厅提出的“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创建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