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XX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并作为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谨代表XX乡党委、政府以及全乡人民,对县委、县政府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与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兄弟乡镇在工作中提供的宝贵支持与帮助。
  近年来,XX乡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位置,将其作为凝聚发展共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固本之策与铸魂工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乡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耕基层实践,着力在“塑形”与“铸魂”上双向发力、协同并进,探索出一条符合乡情实际的精神文明建设路径。下面,我将我乡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文章△来自◇如来◇写作网◇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心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XX乡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行动指南。为此,乡党委始终高举党建引领的旗帜,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党建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首先,建强组织堡垒,打造坚实阵地。乡党委、政府着力整合优化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有机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功能,形成“一阵地多能、一中心多用”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乡级层面,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统筹全乡文明实践活动;在村级层面,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纵向整合“草原书屋”、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资源,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其次,激活“头雁”效应,锻造过硬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人。乡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带头践行文明新风。全乡473名党员均建立了联系户,既是政策宣传员,也是民情信息员、文明示范员。在他们的带动下,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被有效激发,一支由党员、退休干部、乡贤、致富能手、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日益壮大,成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二、聚焦环境塑形,绘就宜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乡村之美,始于颜值。优美的人居环境是精神文明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XX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是系统治理,重塑乡村面貌。乡党委、政府以“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为抓手制定了详尽的整治规划。截至2025年8月,全乡累计整治人居环境点位超过2000处,集中拆除了影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3.2万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建成了5座标准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确保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使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了80%以上。同时,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实施卫生厕所改造915户。通过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道路街巷干净整洁,庭院内外清爽有序,昔日的“脏乱差”正在向“洁净美”转变。
  二是全民参与,构筑共建格局。乡党委、政府深知,环境整治不能仅靠政府“独唱”,必须发动群众“合唱”。为此,建立了“县级统筹、乡为主抓、村为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并创新性地推行了“镇、村、片”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机制将责任明确到人、任务细化到片。通过“小手拉大手”、“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特别是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全乡473名党员累计开展义务劳动超过900次,直接带动了超过4300人次的群众自发参与到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中来。这种“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一起干”的转变,为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三是建章立制,保障长效常态。为了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我乡注重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将人居环境整治的要求全面纳入了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约束不文明行为。同时,定期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观摩评比活动对先进村进行表彰奖励,对后进村进行督促整改,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集中攻坚转向常态化、长效化管理。
  三、聚焦文化铸魂,焕发乡风文明向善的“精气神”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是乡村的“面子”,那么淳朴的民风、和谐的乡风则是乡村的“里子”。XX乡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深入人心的价值引领,着力提升村民的内在素养。?文章△来自◇如来◇写作网◇出品文章
  一是丰富文化供给,满足精神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文化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等主题,近年来累计组织开展了“党的声音进万家,文明实践暖民心”、“粽叶飘香迎端午”、“民族团结心向党”等特色文化活动80余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这些活动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增进了邻里感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牢牢守住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二是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我乡坚持疏堵结合、标本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