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集团2025年上半年经营分析会上的讲话

在XX集团2025年上半年经营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集团2025年上半年经营分析会,主要任务是全面复盘上半年各项工作,系统总结成绩,深刻剖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下半年的主攻方向与关键任务,动员集团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为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推动集团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而谋篇布局、砥砺前行。
    刚才,经营管理部全面汇报了集团上半年的整体运营态势,对开发、建设、运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的经营数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XX公司、XX公司、XX公司等几家单位的负责同志也分别作了汇报,谈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并提出了下半年的工作思路。集团班子的其他同志也分别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要求。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与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双重压力,集团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在市场浪潮中稳住了阵脚,在转型探索中迈出了步伐,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集团整体发展态势保持了稳中有进。在此,我代表集团党委和董事会,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奋战在集团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成绩来之不易,根基持续夯实
    回顾上半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既有应对挑战的艰辛,更有收获成果的喜悦。集团上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战略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值得肯定的突破。
    (一)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在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实现了核心经营指标的稳定增长。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总资产规模已突破XX亿元大关,达到XX亿元,净资产XX亿元,为我们抵御风险、谋求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资本基础。上半年,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利润总额达到XX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全体XX人汗水的结晶,充分展现了我们队伍的韧性和战斗力。特别是在现金流管理方面,我们始终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集中管控,确保了集团资金链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运转,为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生命线保障。
    (二)四大板块协同并进,转型步伐坚实有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集团“四轮驱动”的业务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各板块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开发板块攻坚克难,发展后劲得到有效补充。在土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开发板块的同志们主动出击,在XX核心经济圈和XX重点城市成功研判并获取了XX宗优质土地,新增土地储备面积达XX万平方米,为集团后续发展储备了宝贵的战略资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XX新区核心地段的XX项目上,前瞻性地引入了TOD模式,将轨道交通、商业办公、高端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一体化规划与开发。目前,该项目一期已顺利启动,这不仅是我集团在城市综合开发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也为我们深度参与未来城市形态的塑造,抢占了有利身位。
    建设板块砥砺前行,基本盘地位得到巩固。作为我们的传统优势业务,建设板块在上半年顶住了巨大的市场压力,确保了业绩基本盘的稳定。我们承建的XX市重点民生工程——XX大道改造项目、XX医院新建项目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特别是XX跨江大桥项目,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等诸多技术难题,提前XX个月实现了主体结构的顺利封顶,以过硬的品质和效率,擦亮了XX集团的“金字招牌”。据初步统计,建设板块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已超过XX亿元,为下半年的持续稳健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运营板块异军突起,新增长极加速形成。如果说上半年的业绩中哪一个板块最令人振奋,那无疑是我们的运营板块。它正以强劲的势头,成为驱动集团转型发展最为亮眼的增长极。上半年,运营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达73%,发展潜力巨大。我们的智慧停车系统,已成功覆盖XX主城区超过XX个公共停车场和商业综合体,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我们的城市物业管理服务,凭借精细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广大业主的信赖,管理面积在上半年新增XX万平方米;我们在智慧城市服务领域的探索也初见成效,参与建设的XX市“城市大脑”项目,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贡献了XX力量。
    服务板块提质增效,品牌形象持续提升。服务板块紧扣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续在服务品质与内涵上下功夫。我们旗下的XX文旅公司,通过举办“XX古城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了景区的人气与影响力。我们负责的XX区域供水服务,上半年客户服务满意度测评得分达到98.5分,位居全市同行业前列。这些成绩表明,我们正从一个传统的城市建设者,逐步向一个高品质的城市服务提供商转变,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
    二、深刻剖析问题与不足:于成绩前保持清醒,于挑战中认清自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用一种审慎、严谨、深刻的态度,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不足,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当前,制约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思想观念的禁锢,是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前,集团内部最根本、最危险的问题,是思想观念的滞后。部分同志,包括一些中层干部,身上依然存在着浓厚的“等、靠、要”思想。习惯于在政府规划的“一亩三分地”里耕作,满足于完成指令性任务,缺乏在市场浪潮中“找米下锅”的主动性和在激烈竞争中“虎口夺食”的勇猛性。面对战略转型,有的人“穿新鞋、走老路”,口号喊得响,行动上却依然是老一套;有的人存在“洗脚上田”的畏难情绪,对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资本化的运作手段、数字化的管理工具,感到陌生、感到恐慌,不愿学、不敢用。“大锅饭”的惯性思维仍在一定范围内作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未能彻底根除。这种精神上的懈怠、思想上的僵化,是我们推进市场化转型必须破除的最大思想障碍。
    (二)市场化能力的缺失,是核心竞争力的最大短板。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集团的市场化“基因”依然不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我们的业务结构中,对政府项目的依赖度仍然偏高,自主从市场上获取项目的能力、独立面向市场进行经营决策的能力、完全依靠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的能力,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据统计,集团上半年超过XX%的营业收入,仍然与传统的政府平台业务直接或间接相关。这意味着,一旦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或地方政府投资力度减弱,我们的经营业绩将面临巨大冲击。我们在品牌营销、资本运作、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我们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也还未完全按照市场化、扁平化、高效化的原则进行彻底重塑。这种能力的缺失,使我们在与那些久经市场考验的优秀企业同台竞技时,显得步履蹒跚、力不从心。
    (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是价值创造的最大瓶颈。
    我们常说,集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核心的土地资源。但我们必须扪心自问: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是否真正利用好了?是否实现了其价值的最大化?答案恐怕不容乐观。我们坐拥金山,却没能完全点石成金。集团核心土地资源的盘活利用效率不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据初步统计,我们尚有超过XX万平方米的优质土地资源,处于低效利用甚至闲置状态,沉淀了大量的资本,却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在项目开发上,我们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模式还不够创新,往往局限于单一的住宅或商业开发,对于将产业、文化、科技、生态等元素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开发模式,探索得还不够深入。这些“沉睡的资产”,不仅是集团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更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如何唤醒它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三)内部管理的沉疴,是执行效能的最大梗阻。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强化管理,但一些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集团整体效能的发挥。首先是部门协同问题,“部门墙”“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跨部门的沟通成本高、协作效率低,导致一些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复杂项目,进展缓慢。其次是执行力问题,一些工作部署“雷声大、雨点小”,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实上打了折扣。三是干部队伍结构问题,在我们的建设和运营板块,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一些干部“占着位置、守着摊子”,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担当。这些管理上的沉疴顽疾,如同人体的“血栓”,堵塞了集团机体的健康运行,必须下大力气予以整治。
    三、下半年战略部署与核心任务:聚焦三大核心,实现关键突破
    同志们,认清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攻坚期,更是我们深化转型、积蓄后劲的关键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奋力开创集团发展新局面。
    (一)核心任务一:全面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我们转型的根本方向。我们必须完成从“城市建设的政府平台”向“城市发展的市场主体”的根本转变。这意味着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利润和现金流为核心衡量标准。
    首先,要彻底转变经营理念。要将考核的指挥棒,从过去主要看“完成了多少投资”“建设了多大体量”,彻底转向看“创造了多少利润”“提升了多少资产回报率”“带来了多少正向现金流”。集团上下要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资源皆可经营”的理念,精打细算,降本增效,向管理要效益。
    其次,要主动开拓市场化业务。建设板块要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公开招投标的市场竞争,凭借我们的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获取更多高质量的市场化项目。开发板块要敏锐捕捉市场机遇,拓展商业地产、产业园区、城市更新等多元化业务。运营和服务板块,要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综合能源、资产管理、文化旅游等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业务,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的长期目标,是要逐步降低对单一政府业务的依赖,最终实现“335”目标,即城投类资产占比低于30%,城投类收入占比低于30%,财政补贴占净利润的比重不超过50%。
    (二)核心任务二:系统提升以专业为支撑的综合服务能力。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专业能力的竞争。我们必须围绕“城市开发、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城市服务”四大业务板块,久久为功,持续投入,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能力集群。
    在城市开发领域,我们要提升的是“综合开发能力”。要从单纯的土地开发,向片区统筹、产城融合的综合开发运营商转变。要深入研究TOD、EOD等先进开发模式,将我们的开发项目,打造成集产业、居住、生态、文化于一体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在城市建设领域,我们要提升的是“精益建造能力”。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先进技术,全面应用BIM等数字化管理工具,向科技要效率、要质量。要把每一个工程都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形成“XX建设”的卓越品牌。
    在城市运营与服务领域,我们要提升的是“智慧运营能力”。这是我们转型的重中之重。要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慧交通、智慧管网、智慧社区等一体化的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平台。要通过专业化、精细化、智慧化的运营,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在服务城市的过程中创造价值、赢得市场。
    (三)核心任务三:高效盘活以土地为核心的存量战略资源。
土地是集团最核心、最宝贵的战略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