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经验:党建引领绘就文山州乡村振兴新画卷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党建引领绘就文山州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通过筑牢组织堡垒、创新治理模式、壮大特色产业、汇集人才合力等实践,将党建工作成果有效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强大效能,描绘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筑牢组织堡垒,打造乡村振兴“火车头”。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文山州持续实施“双雁”工程,推进“农村党员实训户”实操培训模式,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引领力。紧盯规范建设,制定印发《文山州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指导目录清单》,总结提炼村组活动场所日常管理“六查六要”。按照“一整合五规范”标准,“一村一策”推进1002个村(社区)活动场所“瘦身塑形”,提升村组活动场所形象气质和服务质效。创新推行党员联户“1+10+N”制度,推动党员信息、组织设置、活动场所等党建资源要素全部入网入格,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双网融合”。
    创新治理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基层治理的精髓是共建共治共享。文山州研究制定《文山州贯彻落实〈云南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社会治理模式。依托“全科网格”和“党员中心户”,健全完善“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共划分网格15000余个,配备网格员20000余名,实现服务群众全覆盖。创新推进“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推动矛盾纠纷防范与源头化解。探索形成独具特色基层治理新模式,如东升村推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五治融合”模式,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上布高村成立村自建委员会,推行“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工程自己做、自己动手省钱干”,闯出“群众做主自建自管建设美丽家园”新路子。
壮大特色产业,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基石。文山州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一是农旅融合,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集群。坝美采用“党支部+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精心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体验项目,今年以来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和营业收入实现大幅攀升。二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老克田村依托丰富林地资源,大力发展八角、砂仁等林下产业,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文山州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州已成立由党员带头的合作社2000余个,有效发挥着联农带农机制作用。四是建立产业示范基地,由党员带头试点新的农业项目和技术,成功后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