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的最新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精准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目的就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冲刺的姿态、决战的劲头,全力奋战三季度、攻坚下半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客观全面把握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推动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是发展动能持续汇聚。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主动出击、精准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4月的“XX行动”招商推介会上,我们成功签约41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到185亿元;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十一届XX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我市再创佳绩,签约项目122项,签约金额高达464.21亿元,其中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突出,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精心编制了2025年全市投资机会清单,涵盖416个项目,总投资额近2000亿元,为社会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清晰的合作路径。
    二是消费市场稳步复苏。我们积极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多措并举提振消费信心,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今年1-5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6.57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超过了我们年初设定的5.5%的全年预期目标,市场“烟火气”越来越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三是创新活力加速释放。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科院近物所XX核技术应用综合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顺利推进,为我们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技术市场日益活跃,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不断提升,创新正成为引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今年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10.5%,与我们年初制定的增长7%的目标差距巨大。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引擎,投资上不去,增长就无从谈起,后续发展更会缺乏支撑。此外,部分重点项目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工业增长后劲有待加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困难,营商环境仍有需要优化提升之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深刻反思,决不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问题看深、把根源找准、把对策想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推动问题解决,扭转不利局面。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下半年是决定全年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锚定目标、集中攻坚,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第一,坚持项目为王,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实现新突破。扭转投资下滑的被动局面,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的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
    一要全力以赴抓项目谋划。项目储备决定着发展后劲。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项目,更要系统谋划长远。要紧密对接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导向,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高标准、高质量地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我们发布的近2000亿元投资机会清单,不是摆在纸面上的数字,而是需要各县区、各部门逐项分解、精准对接的“任务书”。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项目一旦启动就能快速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二要持之以恒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扩大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上半年的成果证明,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吸引到大项目、好项目。下半年,要乘势而上,把工作做得更深更实。要将已经签约的185亿元和464亿元项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成立工作专班,“一对一”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尽快从“纸上”落到“地上”,从协议变为现实的投资。要创新招商方式,聚焦产业链招商,围绕我们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龙头企业和配套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三要多措并举抓消费提振。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要立足我们上半年消费市场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要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以旧换新,支持住房改善、养老服务等消费。要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支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更多具有我市文化特色的消费场景和产品,让人气聚起来、商气汇起来、烟火气旺起来。
    第二,强化创新驱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塑造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升级。
    一要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传统产业是我市的家底,不能简单当成“包袱”甩掉,而是要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赋能,让其“老树发新枝”。要大力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工艺革新。要坚持绿色化方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让传统产业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要推动新兴产业“集链成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的希望所在。我们今年规划的81个重大产业项目中,新能源及装备制造领域项目就多达53项,总投资超过560亿元,这就是我们的主攻方向。要集中资源、集成政策,全力支持光伏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要前瞻布局氢能与储能产业,构建“光伏+储能+氢能”的产业闭环,抢占新能源革命的制高点。要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0家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
    三要推动创新生态“优化升级”。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落实好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增长要求。要建好用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拿出真金白银引进和培育一批懂技术、善创新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要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创新创业提供最坚实的法治保障。
    第三,优化营身环境,在夯实发展基础上展现新作为。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要强化要素保障“硬支撑”。项目要落地、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的保障。相关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对重点项目和企业实行清单化管理,精准对接需求。自然资源部门要提高土地审批效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改、工信等部门要加强能源调度,确保企业生产用能稳定。
二要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最大限度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降成本。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领导干部要主动深入企业,倾听诉求、解决难题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