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情况的汇报
2025年上半年,在公司党委与上级纪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这一核心主线,锚定公司主责主业精准发力,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能作用。秉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公司纪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公司平稳、有序落地筑牢了坚实的纪律防线。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教育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为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效遏制“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公司党委聚焦源头治理,精心谋划并系统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构建“学、看、讲”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开设专题读书班,推动干部职工深化理论研学,提升对政策的理解深度;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强化警示效果;领导干部带头讲廉政党课,传导责任压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多维度、多层次解读政策内涵、明晰行为准则,助力全体干部职工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形成系统、深入认知,推动纪律规矩意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内化”转变,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二)紧盯关键领域,深化专项治理
1.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公司纪委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牵头成立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全力构建“党委统筹引领、纪委牵头推进、部门协同配合、全员积极参与”的立体化工作格局。为确保整治工作精准聚焦、有序开展,公司纪委精心制定《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将警示教育作为专项整治的重要一环,同步开展“以案促改”专题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实地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以鲜活的案例为镜鉴,引导干部职工深刻反思、自警自省,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在自查自纠阶段,公司纪委秉持“全覆盖、无死角”的严格标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依据整治内容,对规定时段内是否存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拉网式”排查。要求相关人员逐人如实填报《自查自纠情况登记表》,并严格实行本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三级签字背书制度,以层层把关确保自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此次专项整治,公司纪委推动完善《廉洁合作协议》制度1项,进一步织密制度的“笼子”,扎紧制度的篱笆。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遏制了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不正之风,彰显了公司纪委在国企改革中强化监督执纪、护航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公司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优化廉政档案体系,深化日常监督效能
公司纪委聚焦构建精细化、动态化的廉政档案管理体系,将干部基本信息、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洁自律情况、信访举报及问题线索处置、受党纪政务处分情况等核心内容全面纳入档案,严格执行“一人一档、专人管理、动态更新”机制,确保廉政档案成为干部廉洁履职的“全景记录仪”。营造全员参与、全程监督的廉洁文化氛围,为国企改革营造良好的廉洁环境。
(四)聚焦关键领域,强化专项监督效能,护航业务规范发展
公司纪委立足监督主责主业,紧扣公司生产经营核心业务,精准聚焦、靶向施策。
1.车辆定点维修与保险公司遴选监督
联合安全环保部及各法人单位,对车辆定点维修、保险公司选择等关键环节开展全过程监督。在车辆维修管理上,强化对车辆定点维修的监督力度,确保维修服务合规达标、成本合理可控;在保险公司遴选工作中,督促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要求从保险方案适配性、费率合理性、理赔服务时效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择优选定合作机构,切实降低车辆使用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能,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纪律保障,助力国企改革中的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
2.合作协议签订监督
要求各公司对合作协议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完整性”四维审查,重点核查协议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公司制度及行业规范,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风险转嫁等廉洁风险点。同时,在合作协议中增设廉政合同附件,明确双方在廉洁从业、反商业贿赂等方面的责任与义务,构建“协议+廉政”双合同机制。建立合作协议审核台账,明确审核流程、责任部门及整改时限,对不符合要求的协议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确保合作协议合法合规、风险可控,为国企改革中的合作项目提供廉洁保障。
3.公务车外调监督
立足监督职能,通过调阅车辆外调档案等方式,对公务车外调业务开展专项监督。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系统性管理缺失、未建立比价资料库、审批流程不透明等问题,以工作提醒函形式向公务车公司发出整改要求,明确车辆外调审批流程标准化、比价机制规范化及责任追究制度化,推动车辆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方向转型。同时,随机抽查部分外调车辆的使用记录、费用结算明细,经核查未发现违规使用、费用虚报等问题,有效保障公务车外调业务合规有序运行,为国企改革中的车辆管理提供监督保障。
(五)加强协同联动,推动问题整改
为强化监督合力、提升治理效能,公司纪委着力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针对专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跨领域问题,以工作沟通函形式与相关部门开展精准对接。上半年累计发送工作沟通函5份,逐项明确协同事项、责任分工及整改要求,推动形成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工作互助的协作格局,有效促进业务链条与监督链条的深度融合。同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制度缺陷、管理短板及廉洁风险隐患,及时制发纪检建议书。上半年共发出纪检建议书1份,聚焦应收账款管理、业务流程合规性、客户资信审查等关键环节提出整改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堵塞漏洞,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国企改革中的问题整改提供有力推动。
(六)推进三化建设,提升工作质效
为适应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公司纪委聚焦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目标,组织召开纪检工作推进会暨“三化”建设动员部署会。会议系统阐释“三化”建设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护航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及责任分工,并制定《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方案》,从制度体系完善、监督流程再造、队伍能力提升等维度细化工作举措。通过“三化”建设,公司纪委将进一步健全制度框架、规范履职标准、锻造专业队伍,推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精准化、科学化,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一)纪检职能定位模糊,监督资源分配失衡
纪委在履职过程中对“监督的再监督”核心定位理解不深,存在角色越位与监督泛化问题。一方面,在业务协同中部分工作直接介入业务部门具体事务;另一方面,监督资源分配缺乏差异化策略,仍以传统业务为重心,对新兴业务领域的高风险环节投入不足,未能形成“重点突破、全面覆盖”的监督格局,不利于国企改革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