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会议,主要目的是落实省和市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过去一段时间执法协调小组工作情况,分析当前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全市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回顾过往,行政执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执法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履行职责,勇于担当作为,在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效能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全市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是执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关于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执法队伍,优化执法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提高了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例如,市场监管领域通过整合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等执法职能,实现了“一支队伍管市场”,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各执法部门普遍建立了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执法透明度和公正性显著提升。通过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开展执法案卷评查等活动,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提高了执法的精准度和科学性。三是执法监督力度持续加大。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了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通过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等突出问题,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和群众合法权益。例如,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通过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立足当下,清醒认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行政执法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执法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部分执法人员仍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处罚轻教育等传统执法观念,在执法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和柔性执法意识,容易引发执法对象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影响执法效果和社会和谐稳定。在一些城市管理执法中,个别执法人员简单粗暴执法,导致与群众发生冲突,损害了政府形象。二是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但目前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一些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程序不规范、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同时,一些执法部门缺乏专业的执法人才和技术装备,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执法任务。三是执法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执法部门之间还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协作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执法合力不足,影响了执法效果。例如,在打击非法营运、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由于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各自为政的现象,给违法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三)着眼未来,切实增强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时期,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全市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一)强化法治思维,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一是坚持依法执法。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杜绝执法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确保每一项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二是坚持公正执法。公正执法是法治的生命线。执法人员要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个执法对象,不偏袒、不歧视,确保执法结果公正合理。要建立健全执法公平保障机制,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防止执法不公、执法腐败等现象的发生。三是坚持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要求。执法人员要尊重执法对象的人格尊严,注重言行举止,做到语言文明、行为规范。要积极推行柔性执法方式,通过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手段,引导执法对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业务骨干进行授课,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鼓励执法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专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二是强化实践锻炼。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执法人员,通过开展执法实战演练、案例分析研讨等活动,让执法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轮岗交流制度,有计划地安排执法人员到不同岗位、不同领域进行锻炼,拓宽执法人员的视野,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执法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将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纳入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执法人员的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等挂钩,激励执法人员积极进取、担当作为。同时,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考核不合格的执法人员,要进行离岗培训或调整岗位,确保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深化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工作强大合力。一是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信息共享平台,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执法信息实时传递、互联互通。各执法部门要及时将本部门的执法数据、监管信息等上传至共享平台,为其他部门开展执法工作提供支持。同时,加强对执法信息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针对一些重点领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0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