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侧卧式”干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我们全力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此次“侧卧式”干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意义重大且深远。所谓“侧卧式”干部,他们看似有所作为,实则在工作中消极应付、敷衍塞责,对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严重影响了工作效能与队伍形象。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深入剖析“侧卧式”干部的种种表现与深层危害,精准部署专项整治的有力举措,构建起推动干部担当作为的长效机制,激励全体干部以“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下面,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洞察问题本质,深刻剖析“侧卧式”干部带来的严重危害
“侧卧式”干部在工作中虽未完全“躺平”,但其消极懈怠的状态,犹如隐藏在机体中的“暗疾”,正逐步侵蚀着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政治生态的健康以及群众利益的保障。清晰认识其危害,是我们开展此次专项整治的重要前提。
(一)阻碍发展进程,拖慢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当下,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各项任务艰巨而紧迫。无论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破科技创新瓶颈,还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进民生福祉,都迫切需要广大干部勇挑重担、积极作为。然而,“侧卧式”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只满足于完成表面任务,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与攻坚克难的决心。在重大项目建设中,部分干部仅仅按部就班地履行一些常规手续,对于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土地征迁、资金周转等核心问题,既不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也未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错失了宝贵的市场机遇与发展先机。这种消极应付的工作态度,不仅使得单个项目受阻,更会在整体上打乱发展节奏,拖慢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步伐,让我们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
(二)破坏政治生态,削弱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凝聚团队力量的重要保障。“侧卧式”干部的存在,如同在清澈湖水中投入了污浊之物,逐渐破坏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他们对待工作的敷衍态度,会在干部队伍中产生不良示范效应,让那些原本积极进取、踏实肯干的干部受到影响,甚至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想法。长此以往,整个干部队伍中便会滋生出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的不良风气,团队之间的协作配合变得松散,凝聚力与战斗力被严重削弱。这种不良政治生态一旦形成,将极大地阻碍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损害群众利益,侵蚀党在群众心中的根基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干部的职责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但“侧卧式”干部在面对群众的诉求时,常常表现出冷漠与敷衍。在民生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干部对项目质量监管不力,对群众反馈的问题视而不见,导致惠民工程变成了“豆腐渣”工程,群众不仅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实惠,反而遭受了损失。在基层治理工作中,部分干部对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不彻底,使得小问题演变成大矛盾,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和谐稳定。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让群众对干部队伍产生不满与失望,进而侵蚀了党在群众心中的根基,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精准施策发力,全面落实“侧卧式”干部专项整治的关键举措
整治“侧卧式”干部,必须精准聚焦问题,以有力的措施、务实的行动,让“侧卧式”干部无处遁形,让实干担当成为干部队伍的鲜明底色。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不想“侧卧”的思想堤坝
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只有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让干部彻底摒弃“侧卧”心态,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一是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举办专题研讨班、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干部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对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理想信念的明灯照亮前行道路。二是开展警示反思教育。收集整理“侧卧式”干部的典型案例,制作成警示教育片、编印成案例手册,组织干部进行集中观看与学习讨论。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案例背后的思想根源与严重后果,让干部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保持警醒,自觉抵制“侧卧”行为。三是树立先进典型标杆。在干部队伍中挖掘、选树一批勇于担当、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通过召开表彰大会、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与工作经验。用身边的榜样激励身边人,营造出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让干部在对比中找差距,在学习中增动力,积极投身到干事创业的热潮中。
(二)完善考核评价,扎紧不能“侧卧”的制度牢笼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约束“侧卧”行为的重要手段。一是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坚持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围绕中心工作与重点任务,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群众满意度等作为关键考核内容,确保考核指标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工作实绩。例如,在考核经济发展相关工作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还要考察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落地转化率等高质量发展指标。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紧密挂钩的机制。对考核优秀的干部,在职务晋升、岗位调整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给予物质奖励,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考核不称职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组织调整,甚至依规依纪严肃处理,让“干得好有甜头,干不好有苦头”成为常态。三是加强日常考核监督。建立健全干部日常考核台账,通过定期督查、随机暗访、工作述职等方式,实时掌握干部的工作状态与工作进展。将日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避免“一锤子买卖”式的考核弊端,让干部时刻保持工作压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严格监督问责,形成不敢“侧卧”的高压态势
强有力的监督问责是整治“侧卧式”干部的锐利武器,只有从严监督、严肃问责,才能让“侧卧”者付出沉重代价,起到震慑警示作用。一是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党内监督等各方力量,搭建多元化的监督平台。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利用网络新媒体开通线上举报渠道,方便群众随时对“侧卧式”干部进行监督举报。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典型问题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二是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部门要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干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及时发现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侧卧”问题线索,并进行深入调查核实。三是严肃问责追责。对经核实存在“侧卧”行为的干部,要严格按照党纪政纪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对相关领导进行问责,压实管理责任。同时,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以儆效尤,让干部真切感受到“侧卧”不可为、不敢为。
三、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成为常态
整治“侧卧式”干部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干部担当作为提供持续动力与坚实保障。
(一)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要让干部敢于担当、乐于作为,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机制,让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无后顾之忧。一是加大正向激励力度。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表现突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干部,给予高额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2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