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总牵引,紧扣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和“八大攻坚”部署,持续夯实“稳”的基调、牢牢保持“进”的态势,围绕政治引领、队伍建设、服务提升持续发力,助力三年行动决战决胜。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1.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1日召开党组会议启动学习教育,3月24召开工作部署会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部署,随后,全面启动学习教育。第一时间制定并下发了《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了学习教育目标要求,扎实做好学习教育组织实施,4月2日圆满完成第1期读书班。领导班子认真对照28项重点整治内容进行查摆,及时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班子查摆问题3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8个,认真制定整改措施,持续开展整改整治,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各支部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通过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议、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方式认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研讨和查摆整改。
2.严肃开展正风肃纪学习教育。2月12日召开区局廉政工作会议,向局机关、市场所及市场监管中心各部门负责人约60人传达各级纪委会议精神,党组书记对全局2025年廉政工作进行部署。结合八项规定学习教育要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3次,传达中央、辽宁省违反八项规定案例,切实提高广大干部拒腐防变和反对“四风”意识,通过以案说法,干部队伍廉洁从政意识明显提升。截至目前,结合节日特点开展廉洁教育3次,结合部门工作、生活实际每周发布廉政教育案例20个,时刻提醒公职人员不越党纪国法红线;对10件反映区局工作人员行风问题的投诉件进行了核实,均已依法依规处置,未发现存在行风问题。
(二)统筹推进经营主体“提质量、优结构、增活力”
1.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2025年度,持续推进经营主体“提质量、优结构、增活力”,截至5月31日,我区经营主体107109户,其中,企业34518户,个体工商户72591户,企业占比32.23%,经营主体质量稳步提升。
2.稳步提升市场监管效能。重点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依托辽宁监管执法平台,16个部门牵头制定了2025年度跨部门抽查检查计划,共制定跨部门检查计划23个。牵头全区27家成员单位依托辽宁监管执法平台开展涉企信息归集工作,具体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备案、行政强制等信息的录入,截至5月31日,信息归集总数达22万条。
3.稳步加强靶向帮扶力度。一是全面完成“解纾暖”个体工商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2025年上半年,11个市场所全部完成“解纾暖”个体工商户服务站的体系建设,树立了良好的服务新形象。二是积极开展“千亿送贷”行动。联合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积极开展专业市场“千亿送贷”行动,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助力企业发展。三是全面做好小微企业名录建设工作,及时归集扶持政策、导航,动态信息公示,推动数据下载。
4.有效提升审批效能。2025年1月22日成功协助东强机械加工厂正式转型升级为沈阳市东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省首批实现“个人独资企业直接变更公司”。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信息变更、迁移登记、注销登记等“一件事”服务,通过优化整合业务环节,推动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强化税务、社保、公积金、银行等相关数据共享,实现“一表申请、一站式办结”。截至5月31日,XX区新设立企业2171家,网办率达到99.74%。特种设备使用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新办业务300余笔。
(三)深入推进“两化”建设踏入超车道
1.锚定目标,分层分类完善基层所建设。围绕“硬件提质、队伍提升、监管提效”集中发力,各基层所分层分类开展“一所一品牌”铸魂建设,全市首批达成“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获市局通报表扬。2025年,我局在巩固“两化”建设既有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持续创新,力争率先驶入快车道、超车道。现有11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其中华山所、北塔所拟争创“五星所”;三台子所拟争创“四星所”;新乐所、陵东所拟争创“三星所”;其余各所均具备达标条件。
2.深耕细作,聚焦聚力实现“人”的全面提升。以解纾暖“个体工商户服务站”建设作为两化建设的再延伸、再发展,逐阶逐段推进标准再提升、基础再夯实、亮点再突出,持续激发“四变”、提升“四力”、培育“四感”,持续推动监管队伍提质增效,不断促进干部队伍凝心铸魂。2月26日,辽宁省副省长、省市场监管局局长莅临北塔所开展调研指导,对我局基层所里两化建设成果表示高度肯定;4月1日,市局局长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到我局开展调研,对我局2025年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四)全链条监管持续领跑食安监管领域
1.全国首创“食品安全名誉副校长”机制。持续完善“食品安全名誉副校长”工作机制。新学期开始以来,与各对接学校深度开展联动,指导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教育、组织主题升旗活动、协助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解决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聘任食品安全名誉副校长12名,覆盖学校35所,名誉副校长积极履职,共参与学校食品安全检查16次,有效提升了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受省局邀请起草制定全省行业规范。我局以第一起草人身份受省局邀请参与起草《辽宁省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操作规范》,现已完成网上申报工作。积极推动建成XX区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实训基地,制定《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手册》,首创“一活动一档案”模式及“一企一策”驻点监管模式。2025年以来,已“零事故、零投诉”完成中央领导来沈、省市两会、皇马等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保障任务21次,保障就餐人数达一万四千人次。
3.构建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闭环。一是责任网格联动化。统筹协调全区10个街道、805名BCD级包保干部,对辖区内7517户市场主体开展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截至6月4日,全区包保覆盖率达100%,学校幼儿园等重点业态全覆盖督导任务完成全年总额87%,发现隐患问题2043个,问题整改率达100%。二是统筹部署系统化。牵头组织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联席会议2次,工作会议、专题协调会议共计5次,分析研判风险隐患63项,印发指导性文件4份,确保责任压实、任务清晰。成功快速、稳妥处置涉及10起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均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三是监管模式创新化。以“共建共治共享 守护民生安全”为主题,创新开展社会共治力量参与食品安全沉浸式监督活动,被市局“沈阳市场监管”等媒体公众号转载。另一方面,创新打造“1+3”示范引领模式,组织开展“两个责任”B级包保干部暨区级领导干部食品安全示范督导活动,创新打造全区“雁阵体系”机制。
4.创新打造“家、校、社会”三方共治格局。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参与“随机查餐厅”活动;创新实行校长、老师、家长“全员陪餐”制,以珠五、43中等教育集团为核心,推进“放心圈”向社区延伸,形成“以圈带圈、连圈成片”的食品安全示范集群。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0余人次开展沉浸式检查,相关工作经验方法受到区人大、区政协高度认可。
(五)全市首创XX“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带”
1.首创“知识产权保护带(街)”。“示范街”南起长江街东北国际医院,北至崇山路辽宁大学,涵盖地上街区以及地下第一大道商业区,示范街覆盖华山、黄河、新乐三个市场监管所辖区,经营主体2463户。
2.依托北行商圈地缘特点实行“布点式”清单。项目开展以来,针对示范带(街)的行业特点,分批次开展走访、调研,现已顺利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共回收调查问卷1060份。计划于6月前按分布区域、业态点位、专利类型罗列清单,实行列单、挂牌、宣贯三步走,描绘出知识产权示范街“XX地图”。
3.强化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指导沈阳数创工场、苏宁易购、金龙装饰城、三台子市场监管所第二批沈阳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设工作;指导华山市场监管所申报沈阳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改革试点。指导沈阳晟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申报沈阳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目前已入选沈阳市首批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名单。
(六)“械清齿白”“药净方明”树立药械监管新样板
1.“械清齿白”创新填补行业监管空白。创新打造“械清齿白”监管小程序,填补口腔诊疗机构溯源监管漏洞,实现进货查验、超期预警、制度公示全链条监管。针对诊所采购验收履行不到位,医疗器械贮存不规范、过期使用等问题,制定了“口腔诊所智能监管程序框架”,4月份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口腔诊所医疗器械监管小程序”,目前正在进行试验完善,计划下半年在全区口腔诊所进行推广。
2.“药净方明”持续打造XX监管模式。“药净方明”项目持续加强复制推广,以原有试点药房为样板,在我区医疗机构推行“药净方明”项目,全面提升我区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质量,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建设。
3.持续加强日常药械监管。截至目前,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完成日常监督检查经营企业318家、使用单位31家,立案处罚企业15家(一般案件14个、简易案件1个),处理投诉举报案件60余起。三级企业检查覆盖率47.1%,其中全项目检查覆盖率40.86%;二级企业检查覆盖率21.14%;一级企业检查覆盖率22.38%。均完成省市考核指标。检查零售药店132家,完成检查覆盖率23.57%;检查医疗机构16家,完成检查覆盖率8.35%;检查疫苗接种机构13家,完成检查覆盖率52%;完成药品抽检工作33批次,已完成全年任务量41.25%。
4.积极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根据沈阳市市场局、XX区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市区两级医疗保障局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共收到医保局移送重复扫码线索102条,涉及45家药房,目前已对16家涉嫌违法药房立案调查,案件正在依法办理中。
(七)创新升级消保举措,打造消费维权好环境
1.积极受理处置各渠道投诉举报。截至5月31日,共受理投诉举报8137件,已办结7515件,622件正在办理当中。其中12345平台受理5371件,已办结4949件,422件正在办理当中。全国12315平台受理2766件,已办结2566件,200件正在办理当中,处理率和回复率均达100%,满意率95%,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XX余万元。
2.创新探索制定牟利性投诉举报依法规制方案。根据当前牟利性投诉举报现状,将投诉举报问题进行细化分类、制定处理回复模板,创新制定《牟利性投诉举报依法规制方案》。同时,针对投诉举报量大、业务交叉问题严重问题,多部门联合研判,制定《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案件确责方案》,确保事事有人管,监管无盲区。
3.成功举办“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按照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沈阳市消费者协会统一工作部署,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XX区消费者协会在北行地一大道举办“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共筑满意消费主题宣传活动”,同时邀请区检察院、区烟草专卖局、区垃圾分类办公室、沈阳市律师协会参加。通过展板、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的方式向广大消费者讲解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非法广告、网络购物注意事项等知识。现场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接待群众消费咨询360余人次,受理投诉举报及消费纠纷等咨询件12件,现场办结10件,受到消费者一致称赞。
4.强化节日期间市场价格监管。积极落实2025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期间价格监管工作部署,对辖区内商超、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药房、娱乐场所等经营单位开展价格监督检查,确保节日期间的市场价格秩序平稳运行。共出动执法人员486余人次,检查243次。重点对辖区北陵公园等景点、农贸市场、家商场超市及家宾馆酒店等进行监督检查,发放《致全市经营者价格政策提醒告诫函》500余份,有效规范节日市场价格行为。
(八)加强“三品一特”监管,巩固安全向好形势
1.全面加强质量监管。全面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整治行动以来,共出动检查人员365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及相关配件经营商家150多家次,检查中发现4家电动车经营商户存在非法改装和销售不符合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行为,均进行立案调查,案件正在办理中。二是开展燃气器具产品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工作。对辖区燃气器具58家零售单位、商超、五金店、日杂店建立台账,并对店铺和库房进行无死角、全覆盖执法检查,基本实现了区域内不合格“灶管阀”的清零目标。三是开展2025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农资打假行动以及质量合规行动。
2.有效促进质量提升。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辽宁优品”品牌推荐工作,推荐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参与“辽宁优品”评价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打造“XX优品”。聚焦企业、产品、公共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已成功开展两届区域公共品牌“XX优品”评选,先后选定区内59个优秀项目,有效提升区域品牌效应。同时,持续推进质量强县(区、市)培育建设工作,作为全市4个区县之一,已完成入库工作,正在进一步完善细化。
3.严守特种设备安全。一是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2家次,设备987余台(套),累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7项,全部整改完毕,累计立案、结案8件,罚没款金额1.1万余元。常态化开展超期未检设备整治,分类处理超期设备、问题设备700余台。二是保障重点时段特种设备安全。零差错保障省市两会会议期间11个保障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保障检查13家次,出动检查人员54人次;开展重要节日节前节中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6人次,检查重点点位38家次。三是有效提升智慧化监管效能。全覆盖、常态化落实app现场检查应用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app检查录入102家次。开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宣传6次,指导开展各类应急演练8次,有效提升全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2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