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镇采风散记
赵振清/文
壬寅年中秋节刚过罢,农历八月十七日,府谷县作家协会接受麻镇传统文化促进会的邀请,组织了部分会员深入麻镇古街,走上犁辕山,进入陈之源酒厂作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采访活动。此次采访时间紧、看点多、内容复杂、车程长,跑了三个地方,外加在府谷境内比较完整的明长城遗址,我姑且总结为“三点一线”。采访时间长达五个多小时,一直到下午3点钟才在陈之源酒厂吃午饭,等回到府谷街上早已是满天星斗的晚上了。
在历史上府谷最文明发达的区域是东部,具体指东八乡——清水、大岔、黄甫、麻镇、墙头、海则庙、哈镇、古城。因为这些地方正好是两川一河(指清水川、黄甫川和黄河)流经的地域,黄土层深厚适宜于发展农业,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交通也便利,因此创造过古代的农耕文明,特别是明、清和民国时期,属蒙汉边贸地带,又是走西囗的交通要道,曾有过“金黄甫银麻镇,铜哈拉寨铁古城”的神话传说。而麻镇又处在这一区域的中心地带,文物古迹特别多:
古芭州、新芭州,明长城、犁辕山智通寺,生长了2326年的红柳树,古汉王墓疙瘩,古街市、胡汉贸易集市、古收税厅、走西口的签证衙门,北口子(杀胡口)、魁星楼,麻镇中学(府谷第二所高级中学)、麻镇小学(1948年河府县政府驻地)等等。我们此次深入麻镇采风就是要重温昔日的农耕文明,感受当今时代的新变化。
麻镇最新建筑当数前塔新铺街道,车子从公路开上去时,最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醒目的牌楼,上书“君子古镇”四个黑色大字。新街道两旁建筑较少,用长长的文化墙遮挡住两侧的黄沙和草树,特别感动的是,这道文化墙是麻镇传统文化促进会的张彦斌先生辛苦画了半年而成,配有文字说明的画作,大概把麻镇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现代文明成果尽收其中矣! 我们停车的地方是最新建起的走西口——二人台文化广场,申请“非遗”成功的府谷二人台地方戏曲就起源于这里。广场中央的台基上有麻镇骄子、府谷二人台艺术的创始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丁喜才先生坐着操琴的巨幅塑像。基座下面南北两侧有高大的影壁。北面的一块影壁上正面书“西口文化广场”,背面用四字句一口气介绍了明清以来府保等地人走西口的一个重要口子(麻镇)发展为繁荣的商贸集散地的辉煌历史。有一句俚语叫“南有重庆,北有麻镇”就说明了这一点。南面一块影壁上正面书“塞上长城公园”,背面用四字句介绍了大小十多个景点,有长城、烽火台、新旧芭州、梁龙头、莲花辿、黄河龙湾、鸡鸣三省这些著名景点。有的景区我原来也去过一二次,今天看了影壁上的介绍才知道在麻镇境内。
离开广场,大家随麻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韩留芳女士和麻镇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惠振明先生经过新街道参观了“文化墙”,来到服务中心饭堂举行了短暂的茶话会。茶话会由作协顾问郭明华先生主持,他是这次采风的向导、总指挥,因为麻镇是他的家乡。韩主任主要介绍了麻镇的发展情况以及麻镇的发展规划和她主政五年来所做的工作。
麻镇的发展规划已经确定,并且正在建设中:一、建设“东川粮仓”;二、发展旅游业,打造“西口古镇”。韩留芳说,遵照“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手中”的教导,准备在黄甫川经过麻镇19.1公里宽阔的川道上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农田4300亩,400万立方米引黄蓄水池一座,沟通东西部灌溉、交通修建引水桥一座。她说,打造“西口古镇”必须先申请“西口社区(因为麻镇已经撤镇降格为便民服务中心,隶属黄甫镇)”,要规划完成“四线七点”硬任务,使麻镇真正成为旅游靓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塞北明珠。“四线”是指,一公里长的新街道,文化长廊;10公里长的明长城生态绿色廊道;旧街道水泥硬化工程;20公里长的贯通黄甫河两岸,由麻镇街直通《半个月亮爬上来》影视基地的水泥硬化村级公路。“七点”是指七个旅游景点:仿明清古镇建设维修、二人台广场、麻镇耕读居院落、麻镇大庙(龙兴寺)、犁辕山智通寺、《半个月亮爬上来》影视基地、梁龙头莲花辿观景台。她还说,为了传承和发展麻镇传统文化,成立了麻镇传统文化促进会,由著名企业家陈国强先生担任会长。
此外,她还简介了麻镇乡村振兴发展的十四类二十四种农业产业项目。
府谷作协主席孙文慧、作协名誉主席秦晔、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柴瑞生等人也分别作了发言。
茶话会结束以后,又开始紧张的采风活动。郭老师既当向导又当解说员,带着大家参观了麻镇古街和几处景点。麻镇古街道已全部水泥硬化,周围的民居也全部贴仿古瓷砖,走进麻镇古街犹如到了保德的故城村,仿佛又回到遥远的明清时代,只是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而已。大家来到北口子,只见一座城门洞上有塔楼,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北向写着“杀虎口”,南向写着“服里”,有人说“口子以北是黑界地,胡人居住的地方,口子以南是汉人区。”郭老师说过去亲人们把走西口的人送到这里就再不送了。大家又向南走来到魁星楼,只见砖砌的阁楼巍峨高耸,我上到二层看见立着一块碑,正面刻着魁星楼维修碑记和捐款人姓名,背面刻着府谷很多文化人的联句。上到三层看到的是魁星爷左手拿着金斗右手拿着朱笔的神像,基座四周的栏杆上拴满许愿学子敬献的红布条。香炉内香烟缭绕,前来许愿磕头的人较多。最后,大家参观了麻镇大庙(龙兴寺),走进去看到几个院落连套在一起,殿宇楼阁很多,规模宏大、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观音殿,地藏菩萨殿,关帝庙,龙王庙,财神庙……最后面的大殿叫三圣殿,楼上供奉着释伽牟尼和老子孔子。有人说,这里是府谷三教合一最大的寺庙,里面还有一位山西来的和尚常年居住。
参观完麻镇街上的几处景点之后,大家又乘车上山沿着明长城走,只见长城像长蛇一样蜿蜒绵亘在起伏不定的山梁上,长城两侧栽种着松柏树,郁郁葱葱,像绿色的长龙守护着土质的墙体。有人说,退休老干部刘东厚在犁辕山智通寺旁建立了长城保护站,带领20名义工常年住在那里植树造林保护长城。这件事让我大吃一惊,非常感动。我们到达目的地一下车就有一位头戴草帽身穿制服耳朵上别着呼麦的老年男子走出来迎接大家。参观了智通寺,瞻仰了千年神柳,看了长城保护站大楼内的陈设和专栏图片等。
刘东厚站长还给大家讲了一个神话故事——很古的时候观音菩萨腾云驾雾经过犁辕山,向下一看有佛光闪现,于是将净瓶里的杨柳枝扔下一片树叶,后来长出一棵红柳树,周围的群众经常来给红柳树磕头烧香,发现红柳树有求必应,很是灵验。唐朝时候有一位马将军率领军队追击突厥骑兵,经过此地向神柳许下一愿,说如果能保佑他消灭敌人、打了胜仗,他凯旋归来一定给神柳建庙,结果果然打了胜仗。结局是马将军为了答谢神恩,在犁辕山上的红柳树旁边建起庙宇,从此香火不断,神柳也护佑着周围的百姓。
我们采访的最后一站是陈庄陈之源酒厂。陈之源酒厂的创办者是原神木市税务局老干部陈国强先生。他的创业经历简直就是传奇故事,令人不解的是放着在大城市清福不享,偏偏要回农村老家办酒厂,再令人不解的是他如何能把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的酿酒工艺搬到陈庄?陈总的解释是五粮液酒厂的酿酒技术还是源于陈氏先人。陈庄陈氏先祖就善于酿酒,传承至第七代由于妻子没生出儿子,老汉负气出走,到了四川宜宾作了倒插门女婿,在那里生下儿子,也办起了酒厂……陈国强先生说他在职的时候经常走南闯北,认识了宜宾五粮液酒厂的老总,还是那位老总给他讲了这个故事,他才知道五粮液酒起源于“陈氏酿酒秘笈”。于是他就有了把陈氏先祖的酿酒技术再搬回陈庄的想法,并得到那位老总的首肯……
陈先生带领大家参观了酒厂的发酵池和馏酒车间,十几个发酵池都很大很深,入池和出池的醅料须用小型挖掘机来操作,这些发酵池四壁的约一尺厚的泥土是从宜宾五粮液酒厂拉回来的能发酵酒的熟土。酿酒的醅料也不是本地产的粮食,而是从四川宜宾拉回来的,由五种粮食(高粱、大麦、大米、糯米和玉米)按比例配置组成。到了馏酒车间,大家看到的是完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从进料蒸馏到出酒洗瓶装瓶封口全部由机器操作来完成。
我们又来到两个高大的不锈钢罐前,陈先生说,流出的酒至少要在这钢罐里放三年,经过风吹日晒,去除杂质,然后分装到藏酒洞再窖藏三年才能装瓶出售。窖藏的时间越长酒的质量越好。大家又来到窖藏酒的地方,只见石壁上有一高约3米、宽约4米、深有60多米的石窑洞,进到里面看到洞壁两侧排放着几十个一人高的大酒坛,用塑料布封口,每个坛壁上都贴有编号和酒的入坛时间及度数等说明文字。更神奇的是在距离洞口三四十米的洞中地下竟有泉水涌出,凿了一口水井用石盖盖着。水质甘甜,是酿酒所用重要的水源,又能给石窑洞增加湿度,调节温度,实在是天赐酒泉。
参观结束后,陈国强先生在酒厂的工人食堂招待大家吃午饭。凉菜、热菜很丰盛,大家品着陈之源酒厂出的五年陈酿,个个喜笑颜开、啧啧称赞,就是与本地其它酒厂的酒大不相同,有一股子五粮液酒的清醇芳香。有人笑着说:“今后府谷人喝不起五粮液酒就喝陈之源酒吧,经济又实惠!”
通过这次采风的耳闻目睹使我深刻认识到麻镇是一块风水宝地,她背靠明长城怀抱黄河莲花辿,在我国明清时代就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成为著名的边贸集镇,号称“银麻镇”,曾经有过过去的辉煌,解放初期曾是河府县政府所在地,是走西口二人台的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发展潜力巨大。希望县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对麻镇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希望走出家乡的麻镇人面对现在麻镇的发展状况都能给予特别关注,回家乡创业,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家乡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希望麻镇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再度辉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1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