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脱口秀大会选手童漠男“DHS”的段子让不少观众捧腹大笑,但欢笑的背后,却是对“以后绝对不能发展成这样”的担忧。00后或许能快速反应是“多喝水”的意思,因为他们生活的网络环境就充斥着无数无数的“缩写”;90后能懂其为“缩写”而不懂其为何的“缩写”,因为他们见证了这个现象的产生,却不理解这个现象的发生;80、70后则是难以融入,他们不理解为何博大精深的汉字中文最后要被几个外文取代,更遑论更大年纪的一辈人。

“缩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试想一下,当你想对一个人表达喜爱或是敬意,喊一句“永远的神”未免过于羞耻,而“你真优秀”却又显得过于官方,一句“YYDS”既情感强烈却又不至于羞耻。
但是,过犹不及。
随着一些“缩写”的出圈,开始有越来越多没必要的“缩写”产生,例如wsj(卫生间),drl(打扰了),ssfd(瑟瑟发抖)……,寻常聊天逐渐进化为破译密码。更有人戏谈,当初上学的时候古诗文都没认真背,现在为了正常聊个天却开始背各种“缩写”了。
不必要的“缩写”会加大年龄鸿沟。随着时代快速发展,长辈与小辈之间的鸿沟已然愈发明显。在老一辈可能连26个英文字母都无法掌握完全的事实下,各类“缩写”对于我们年迈的老人显得尤为苛责,繁忙的工作者们只是应对生活就已经花掉太多的气力,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熟记一个又一个明明可以用汉字完美表达却非要改成外文的“缩写”,而在“缩写”浸染下的青年人则会觉得与不懂得缩写的长辈毫无话题、都是代沟。
不必要的“缩写”会逐渐消磨大家对新鲜事物的热情。最开始“YYDS”的逗趣风靡,到现在被部分人抵制,他们说,在连我们的优秀成语都要被缩写为英文字母的现在,我们更应该坚持使用传统文字表达。他们担心“缩写”对我们传统汉字的侵蚀,所以他们选择拒绝接受“缩写”,更甚者,他们开始抵制,谈其色变。
新时代下的我们惊喜于日新月异的变异,也吸纳着千奇百态的信息,我们从不惧怕改变,更不会阻碍进步,但我们需要在洪流中驻足,理性看待所有的新鲜事物,新出现的不一定就是进步的,反省自足,对不必要的一切说不要。(文:林雨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1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