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干部队伍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专题研讨会上,与各位一同交流探讨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课题。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今天,我想结合近期在干部培训中的一些学习与思考,围绕如何通过体系化培养,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分享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固本培元,以理论清醒铸就政治坚定
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在干部培训中,我们始终将理论学习置于首要位置,并探索深化了“真学、真信、真用”的学习闭环,切实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所谓“真学”,是要求我们摒弃浅尝辄止、零敲碎打的学习方式,自觉沉下心来、坐得住冷板凳。培训期间,通过系统讲授、专题辅导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员带着问题学、联系工作思、结合实际悟。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种勤学、深思、善悟的浓厚氛围在学员中蔚然成风。许多同志利用课余的碎片化时间“充电”,强学强记、常学常新。在结业的理论测试中,全班平均分达到96分,这不仅是理论功底的体现,更是孜孜不倦学习态度的写照。
所谓“真信”,是在深学细悟中内化于心,将理论信仰熔铸于魂。我们通过聆听专家学者对新时代创新理论的系统阐释,深刻认识到其背后蕴含的真理力量、信仰力量与人格力量。这种信仰的确立,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源于对理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深刻理解。它帮助我们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思想上深刻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行动上紧跟追随。
所谓“真用”,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理论学习的成果最终落脚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养成了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首先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找“总钥匙”的思维习惯与工作方法。通过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学员们围绕现实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展开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激荡,在切磋交流中不断提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淬火成钢,以党性修养砥砺初心使命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新时代的干部培训,正积极探索党性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创新融合模式,让党性锻炼这座“大熔炉”烧得更旺、淬炼效果更佳。
我们观察到,当前许多培训实践正从单一的说教式授课,转向更为立体和深入的融合模式。一种有效的做法是“模块化课程设计”,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构建。同时,深度挖掘和运用“红色资源”,通过在革命旧址、纪念场馆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教学,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使学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初心、砥砺党性。例如,组织学员赴XX纪念馆和XX旧址开展实地党性训练,重温峥嵘岁月,深化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解,极大地增强了干部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自觉。
此外,党性修养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政治学习和历史教育,部分培训已开始探索将心理素养训练融入党性锻炼。通过科学的心理学方法,帮助干部提升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以内心的强大铸就信念的坚定。在培训中,我们还通过组建临时党支部,规范开展组织生活,让每位学员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大家共同组织党日活动,分享工作经验,甚至有来自卫生健康系统的同志为全体学员讲授急救与健康知识,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探索出主体班次在党建引领下共建共管共享的成功经验。
三、知行合一,以调查研究提升履职本领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功。如果说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是“内功”,那么调查研究就是将“内功”转化为实际战斗力的“外功”。
当前,干部培训对调查研究环节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首先是“领题调研”,围绕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对策性、前瞻性问题,由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调研课题。这确保了调研工作从一开始就紧扣中心大局,避免了漫无目的。
其次是方法的科学化。培训中大力倡导深入基层一线,多采取“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力求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同时,推广“解剖麻雀”式的典型调查法,对一个问题、一个案例进行深挖细掘,由点及面,把握事物本质规律。
再次是过程的全链条管理。成功的调研实践往往采用“四阶混合式”教学模式或“调研实训法”,将调研过程分解为学习辅导、确定方向、开展调研、提交报告等多个环节。在调研过程中,优化课题组人员结构,遵循“机关与基层结合”“理论与经验互补”的原则,并邀请专家教授对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全程指导,确保调研成果的质量。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学员们提交的调研报告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