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XX县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各位年轻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年轻干部座谈会,群英荟萃,朝气蓬勃。刚才,听了18位年轻干部代表的发言,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和成长经历,谈了体会、讲了感悟、提了建议,讲得都非常好,有深度、有激情、有情怀。我听了之后,深受感染,也深受启发。从大家身上,我看到了XX发展的希望,感受到了青春中国的脉搏,更对我们事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组织的关怀,时代的际遇,为年轻干部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召开这次座谈会,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委、市委和县委全会精神,持续推动我县年轻干部培养“XX星火”计划走深走实,为大家的成长进步鼓劲加油、指引方向。借此机会,我与大家谈几点心里话,既是交流思想,也是集体谈心,希望能对同志们的成长有所裨益。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XX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一批又一批信念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年轻干部接续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如何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我认为,关键要答好成长路上的四张“考卷”。
    第一,铸牢忠诚之魂,在对党忠诚上“过得硬”,答好“我是谁、为了谁”的政治考题。?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检验一名干部是否合格的“经验交流”。年轻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
    首先,要深刻理解“我们当干部为什么”。这个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必须在灵魂深处想清楚、弄明白。我们党的干部,不是旧时代的官僚,不是为了个人的飞黄腾达,更不是为了谋取私利。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大家走上干部岗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更重的担子。希望大家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牢固树清正廉洁的从政观,真正在思想深处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我”之中,让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成为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其次,要准确把握“最大的政治是什么”。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县也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乡村全面振兴的决战期。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奋斗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这就是最大的政治。年轻干部不能只埋头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时刻对标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要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放到全国、全省、全市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和定位,确保我们的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我们的视野才会更开阔,格局才会更大,工作的立意和成效才会更高。
    最后,要清醒认识“XX的大局是什么”。XX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推动XX高质量发展,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大局。每一位年轻干部,都是这个大局中的一分子,都是推动XX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大家要时刻把职责使命扛在肩上,把XX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主动思考、积极作为。无论是身处项目建设的一线,还是在服务群众的窗口,或是在机关单位的案头,都要把自己的工作与全县的发展大局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县委有号召、我们有行动,发展有需要、我们有贡献。
    第二,砥砺担当之肩,在干事创业上“顶得起”,答好“怎么干、干成啥”的实践考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衡量一个干部行不行,关键看担当,看实干。年轻干部有干劲、有闯劲,但也容易缺乏经验、历练不足。越是如此,越要在实践中锤炼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
    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最新讲话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本领恐慌”。克服恐慌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习。不仅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还要广泛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要坚决摒弃“一劳永逸”的思想,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的“活字典”、政策的“明白人”、业务的“多面手”。
    要把吃苦作为一种财富。“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安逸窝里养不出千里马。”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必须经历艰苦环境的磨砺和复杂斗争的考验。我希望我们的年轻干部,不要怕吃苦,更要主动去“自找苦吃”。要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在处理棘手问题、应对突发事件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把每一次困难挑战都看作是磨练意志、提升能力的机会,把吃苦的经历当作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经历过摔打、扛得住重压,才能在关键时刻真正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要把担当作为一种责任。担当,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体现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就是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当前,我县正大力推进XX产业园建设、XX文旅融合项目、XX生态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工作,这些都是硬仗,也是考验我们干部担当精神的“赛马场”。希望年轻干部们都能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要坚决杜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躺平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境界,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第三,厚植为民之心,在服务群众上“沉得下”,答好“依靠谁、服务谁”的立场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年轻干部无论将来走到多高的位置,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要做到身入基层、心在基层。“沉下去”不能只是身体下去了,办公室搬到村里了,更重要的是心要下去,要和群众坐上一条板凳,喝上一杯热茶,说上一番心里话。要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多用“土言土语”,少讲“官话套话”,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要经常性地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看一看群众的米缸满不满,问一问孩子的学费够不够,了解一下老人的看病方不方便。只有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感同身受,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要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他们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谋划工作、制定政策,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而要深入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个项目要不要上,一个政策好不好用,群众最有发言权。要放下架子,真心诚意地向群众请教,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最迫切的需求。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让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民情、顺应民意。
    要做到善聚民力、善集众智。服务群众,不仅要为民作主,更要由民作主。要善于把党的政策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和引导工作,激发群众参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蕴藏在群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和力量。
    第四,绷紧纪律之弦,在廉洁自律上“行得正”,答好“守什么、畏什么”的底线考题。
廉洁自律,是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年轻干部正处在成长成才的黄金期,也处在各种诱惑考验的风险期,尤其需要扣好廉洁从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