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长关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研讨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能够在这里,以一名基层干部的身份,与大家交流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初步体会,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有些许诚惶诚恐。这部著作于2025年9月前后出版发行系统收录了总书记在2022年5月至2024年12月期间的重要著述正值党的二十大擘画宏伟蓝图之后,为我们行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提供了最及时、最权威、最深刻的思想指引。
作为一名乡长,我的工作平凡而具体,每天面对的是田间地头的庄稼长势,是乡亲们急难愁盼的民生琐事,是乡村发展千头万绪的现实挑战。捧读这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光芒的经典,我时常叩问自己:宏大的国家叙事与一个偏远乡镇的命运之间,有着怎样具体而深刻的联系?总书记的深邃思想,如何才能真正化为我们XX乡泥土的芬芳和百姓的笑靥?今天,我想抛开工作总结式的汇报,从一个基层干部的内心出发,谈三点肤浅的感悟和反思,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深学细悟,筑牢信仰之基:在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中找到“定盘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共18个专题,包含91篇重要著作,贯穿着一个鲜明的时代主题,那就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学习这部著作,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找到了思想上的“定盘星”和精神上的“压舱石”。
在乡镇工作,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有时是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阻力,有时是群众之间因宅基地、灌溉用水产生的纠纷,有时是面对产业发展瓶颈的迷茫。这些问题看似细小,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基层的形象。如果思想上没有一个坚定的主心骨,很容易在日常的琐碎和压力中迷失方向,甚至产生懈怠情绪。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无论是化解一桩邻里矛盾,还是扶持一个特色产业,其背后都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相连。第五卷系统展现了党的二十大以来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成果,让我清晰地看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如何从顶层设计一步步传导至基层实践的。这种宏观视野的建立,让我跳出“就事论事”的局限,能够站在更高的站位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比如,在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时,我不再仅仅是做一个“和事佬”,而是会首先思考,如何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完善我们基层的治理体系,来体现公平正义,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这种从“术”到“道”的转变,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有底气,处理问题时更有章法,内心的信仰也愈发坚定。这种信仰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为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激励我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XX乡不折不扣地落地生根。
二、心系群众,创新治理之法: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找到“公开讲话”
第五卷字里行间无不贯穿着“民生为大”的深厚情怀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明确要求。作为乡长,我的工作就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把这一公里走好、走实、走进群众心里,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过去,我们的一些工作习惯于开会发文、下达指令,有时觉得政策很好,为什么群众不理解、不配合?通过学习第五卷,我深刻反思,这背后反映的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没有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总书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我们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公开讲话”。比如,书中蕴含的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对我们基层干部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开始尝试着改变工作方式。比如,在规划我们乡的特色经果林产业发展时,我不再是简单地请几个专家、开几次干部会就定下来,而是带着书中的问题导向,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乡大部分村组,坐在田埂上、农家的院坝里,听取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有的群众担心技术跟不上,有的担心销路没保障,有的则对土地流转有顾虑。这些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是听不到、也想不到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调整了原有方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术培训、市场对接和权益保障上。当方案最终形成时,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所谓的“治理创新”,并非要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而是要真正沉下身子,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把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人民立场,转化为一个个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动。正如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2025年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关键之年,我们更需要将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知行合一,厚植发展之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找到“新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也是第五卷中反复强调的核心内容。对于我们XX乡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而言,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我面前的时代考卷。
通过对第五卷的学习,我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绝不等于单纯的农业产值增长,更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它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