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XX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分析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动员全市上下以超常规的决心和力度,坚决扭转被动局面,为加快推进现代化XX建设筑牢坚实的绿色生态根基。
刚才,XX市长通报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情况,对下一步具体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都完全同意,请大家务必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XX县、XX区、XX区作了表态发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体现了知耻后勇的决心。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也分别作了发言,希望各单位能够言出必行,以实际成效兑现承诺。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清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复杂形势,切实增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之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系统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生态环保工作,态度十分鲜明,要求异常严格,传递出以铁心、铁面、铁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翻身仗的强烈信号。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的生态环境形势不仅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极其严峻。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3.9%,相较于2023年的67.4%出现了明显下滑。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说明我们的工作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退步。与此同时,PM2.5依然是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浓度距离“到2025年低于4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我们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落后位置,这与XX市作为XX省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在水环境方面,部分河流水体水质不稳定,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尚不巩固,雨污分流管网历史欠账较多,稳定达标的基础依然薄弱。在土壤和固废方面,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环境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这些问题的产生,表面上看是具体的污染源没有管住,但根子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有的同志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认识不清,仍然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惯性思维,甚至认为抓环保会影响经济发展;有的单位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对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绕着走,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有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不够,存在“九龙治水”的现象,工作合力没有形成;有的执法监管“宽、松、软”,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击不力,没有形成有效震慑。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正视并下大力气解决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全市上下必须彻底丢掉幻想,摒弃侥幸心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位、增进人民福祉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付出超常规的努力,坚决打好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
二、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超常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硬仗
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靶向施策。要紧紧围绕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全面向好。
第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是当前我市最突出、群众最关切的环境问题。必须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启动并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全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实施煤电减排行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推进现有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节能降碳改造,确保稳定达?排放标准。
二是实施产能转移退出行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钢铁、水泥、焦化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要依法依规、坚定不移地推动其转移或退出。这既是环保要求,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三是实施交通运输减排行动。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同时,要加强对重型柴油货车的管控,严厉打击“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
四是实施新能源车推广行动。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物流等领域的车辆电动化替代,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布局,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五是实施环保绩效升级行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环保绩效创A升级,对达到A级标准的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可以自主减排,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六是实施扬尘治理提升行动。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化管控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裸地扬尘。所有建筑工地必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对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工整改。
七是实施餐饮油烟治理行动。对建成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要实现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全覆盖,并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八是实施秸秆禁烧行动。压实乡镇、村组的主体责任,强化网格化监管,确保“不见火光、不见烟雾”。
九是实施烟花爆竹禁放行动。严格执行禁放规定,加大宣传和巡查力度,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十是实施重污染天气管控行动。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测预报能力,一旦出现重污染天气,要迅速响应、果断处置,最大限度“削峰降速”。
第二,以系统治理的思维,全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切实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重点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从严治理黑臭水体。要坚持源头治理,排查所有入河排污口,确保污水“应收尽收”。对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要开展“回头看”,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坚决防止返黑返臭。这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二是持续改造雨污管网。雨污分流管网是城市的“里子工程”,是水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要加快推进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和改造,打通“主动脉”,畅通“毛细血管”,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补齐历史欠账,从根本上解决雨季污水直排问题。
三是抓好河湖“清四乱”常态化整治。要持续巩固河湖“清四乱”成果,建立健全巡河机制,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严防问题反弹,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第三,以防范风险为底线,统筹推进固废危废与土壤污染协同治理。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必须高度重视。
一方面,要深入开展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对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要摸清底数,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要科学规划布局固废处置设施,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短板。同时,要大力推动固废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
另一方面,要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和农用地的土壤环境监测,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对存在污染风险的地块,要严格准入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三、强化责任担当和制度保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