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推动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军队政治工作既迎来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是必须回答好的一个时代课题。
重视全新机遇
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所引发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深刻改变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内外环境,提供了战争实践新沃土、方法创新新动力、空间拓展新条件,为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提供了政治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实践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太空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大大推动了战争形态的智能化转变。近年来的军事冲突中,传统的舆论战升级为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和精准推送技术共同驱动的“算法认知战”。这种碎片化传播、精确人物画像、“纳米级”定位推送,使得受众认知立场容易被带有情绪化煽动性的信息所左右,表明在人工智能等科技赋能下“诉诸情感”“诉诸圈层”的传播方式在特定条件下比“诉诸理性”更为有效。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实践为推进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优化了政治工作精准判断决策方式方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决策判断。政治工作决策指挥可以利用全域全维感知系统对政治工作态势全面实时掌握,利用智能搜索和云计算信息处理、利用智能决策的“寻优”算法辅助决策,从而更加全面地捕获信息、分析数据,更加精确地自主判断,使政治工作的决策指挥更为科学智能高效。通过数据分析、情感判断、内容设计、潜意识影响等方式方法,科学判定官兵态度、情感、动机等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实施正向引导,助推政治工作更为精准科学。
拓展了政治工作智能科技支撑空间。依托大数据智能分析,运用脑控、控脑、强脑等脑科学智能技术,构建心智模型,开辟以改变、控制对手和公众心理、认知、思想等为目标的新型作战形式,进一步拓展了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空间。运用社会网络、舆情监控、情感分析、行为预测、脑机接口等智能技术,构建覆盖精神状态、思想动态、行为变化等业务的智能政治工作体系,实现对思想、行为信息的量化分析、整合判断、研判预测,进一步拓展了政治工作科学化发展空间。通过大数据分析、筛选,实现海量数据去伪存真、实现数据资源有效检索利用,进一步拓展了政治工作资源采集利用空间。
系统应对风险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在为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难得机遇的同时,也给思维观念、方法手段、人才储备、安全防护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风险挑战。面对军事智能科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如果政治工作理念不随之改变,将成为推进政治工作智能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例如,有的政工人员做思想工作习惯于面对面交谈,而不习惯“屏对屏”“键对键”交流,不适应信息网络智能社会沟通方式的创新发展。有的还是习惯于凭主观感受、凭局部经验来做一线工作,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监测系统进行全域全时全维态势感知,不善于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进行辅助判断。
智能战场环境下,指挥系统形态呈现扁平、交互、快捷等特性,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的高效协同,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指挥决策,能够更好感知战场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管理。政治工作必须借助智能化的方法手段,实现以人为主向人机智能融合转变、线下运行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单一执行向协同发力转变,大幅度压缩传统政工作战中观察、分析、决策等流程,实现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并正确判断、作出决策。
推进军队政治工作智能化发展,政治工作智能化人才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在推进政治工作智能化过程中,政治工作队伍对官兵思想、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感知、判断、推理、论证、归纳、演绎等智慧水平,以及对智能化技术学习的掌握运用能力,将最终决定本领域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的实际水平。
政治工作鲜明的党性和政治性是政治工作智能化区别于其他领域智能化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政治工作智能化必须把握好方向性、原则性和安全性,其中安全上的保障成为政治工作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工程和保底工程。智能科技运用到政治工作领域,基础是网络,核心是数据,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如何确保政治工作智能化数据运行安全,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确保军事智能技术安全可靠、可控发展是一个逃避不了的现实课题。
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推进政治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引领军事智能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军事领域链式突破。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挑战,军队政治工作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住机遇、积极作为。
科学的顶层设计。打破传统作战指挥运用思维定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