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PPT课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斗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斗争

  1931年9月18日夜,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发出团结抗日主张,组织领导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并取得最后胜利。在黑龙江省档案馆留存着一组珍贵的档案资料,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

  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出抗日檄文。九一八事变当夜,中共满洲省委立即起草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并于9月19日公开发表,旗帜鲜明地宣告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的立场,吹响了民族抗战的第一声号角。宣言控诉了日本侵略者武装入侵中国的野蛮行径,指出“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实现其‘大陆政策’、‘满蒙政策’所必然采取的行动”,是“致使满蒙成为完全殖民地”所采取的有预谋行动,而日方为这次事变寻找的借口完全是“三岁孩子都不能相信的”谎言;揭露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错误行径,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所以能占据满洲,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号召工农劳苦群众团结起来、行动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才是群众自己的武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
  事实上,早在九一八事变前,中共满洲省委就已经对日本侵略者密切关注。在1927年12月22日《关于中共满洲省临委工作情况给中央的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在满洲的反日工作,要占革命工作的大部分”。由中共满洲省委主办的机关刊物《满洲红旗》也曾对日军1931年1月在沈阳周边举行大规模实战演习进行过揭露性报道:“无疑地,这些枪声,是帝国主义武装占领东三省的信号。”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是最早清醒认识日本侵略威胁的政党,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敏锐性和战略远见。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中共满洲省委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占领满洲告全满洲朝鲜工人、农民、学生及劳苦群众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等十余份宣言、决议,公开举起抗日旗帜、发出团结抗战呼声,充分彰显了一个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先进政党的政治担当。这些冲锋号角激发了东北民众反击侵略的革命热情,传递出中华民族绝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如燎原的火种,迅速点燃了东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熊熊烈火。在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响和号召下,东北广大民众和一部分爱国官兵纷纷组成反日义勇军、自卫军、救国军以及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形式的武装,掀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潮。
  提出在东北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抗战策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在东北如入无人之境,东三省迅速沦陷。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出杨靖宇、周保中等200余名优秀干部到东北各个地区和义勇军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动、武装群众,先后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地区创建了巴彦、汤原、珠河等十余支反日游击队,这些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面对敌人残酷的“围剿”和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始终坚持战斗,给侵略者造成极大困扰。但游击队创建之初力量薄弱,要壮大抗日队伍,就必须更广泛地团结东北各族人民。

  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致中共满洲省委指示信》,即“一·二六指示信”,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并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信中详细分析了东北反日斗争的形势,系统阐述了四种抗日武装的性质和前途,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是一切游击队伍中最先进最革命最大战斗力的队伍”,并针对不同武装力量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团结方法,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未来的战斗任务。指示信全文一万三千多字,首次明确提出在东北地区组织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的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宏大气度格局和历史担当。
  指示信一经发出,东北各地的党组织迅速实现了斗争策略的转变,主动争取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支持与合作,东北各地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同盟军和反日联合军,抗日队伍得到迅速壮大和发展。1936年2月20日,为响应《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关于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精神,东北人民革命军各军联合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至第十一军,抗日武装和游击区的根据地建设都得到迅速发展,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战场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激发了民众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爱国热情,各族人民不分阶级阶层、不分民族籍贯,都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洪流,汇集起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东北的抗日斗争走向高潮。
  14年艰苦卓绝斗争,铸就东北抗联精神。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爱国将士以共产党员强大的人格力量感召和引领无数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身这场关系民族存亡的斗争,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烈篇章。
记者穆青曾描述过东北抗日联军面对的艰苦处境,“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亲身经历了无数苦难……但是,比起东北抗联遇到的困难,实在是算不了什么……论其战争的残酷性、艰巨性,没有一支是超过东北抗联的”。首先是敌人的残酷,日军在东北地区施行“归屯并户”“粮谷出荷”等政策,切断抗联与百姓的联系,并以数倍于抗联的兵力多次进行大规模“篦梳式”“踩踏式”的“讨伐”“逮捕”,毁灭根据地,切割游击区,妄图彻底消灭抗联。其次是环境的艰苦,天寒地冻、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孤悬敌后、无枪无弹的斗争环境,缺衣少食、无医无药的生存环境……但即便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抗联将士不屈不挠、毫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抗战14年,是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的抗日队伍。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千千万万中国共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