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县防汛减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防汛减灾工作紧急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近期XX地区山洪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工作的最新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全县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再分析、再动员、再部署。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我县近期的受灾情况和地质灾害成功避险的典型案例,相关部门也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当前,我县已进入主汛期,也是地质灾害、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最高发、最危险的时期。从气象部门的预测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县仍将面临多轮强降雨过程,且降雨落区重叠度高,致灾风险极大。我县地形地貌复杂,山高谷深,部分区域地质构造十分脆弱,防汛救灾任务历来艰巨繁重。可以说,防汛工作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一场对我们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更是一场关系到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硬仗。全县上下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以赴,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度汛。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在思想上“绷紧弦”,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的危险倾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防汛工作,思想上的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首先,要从灾害的现实威胁中警醒起来。我县是全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之一,全县目前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542个,涵盖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多种类型,涉及群众范围广、分布点多面大,监测和防治任务异常繁重。这些隐患点就像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一旦遭遇持续强降雨,随时可能转化为吞噬生命的灾难。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把每一个隐患点都当作一颗“定时炸弹”来对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其次,要从过去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中警醒起来。就在上个月的XX日凌晨,我县XX镇XX村因连续强降雨,突发山体滑坡。由于我们的村级灾害信息员巡查及时,发现山体出现裂缝的重大前兆,并第一时间上报,镇党委政府果断决策,连夜组织转移群众12户48人。就在群众转移后不到三小时,滑坡体轰然倾泻而下,将原来的村庄夷为平地。这次成功的避险,挽救了几十个家庭,充分证明了我们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执行力。这值得肯定。但我们更要看到背后惊心动魄的风险,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监测哨兵有丝毫懈怠,如果我们的决策有片刻迟疑,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决不能因为有过成功避险的案例就沾沾自喜,更要深刻汲取全国乃至我省其他地区因准备不足、应对不力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惨痛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最后,要从防汛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中警醒起来。今年的气候异常特征明显,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出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态势。我们必须彻底摒弃“靠天吃饭”的侥幸心理和“经验主义”的麻痹思想,充分认识到防汛工作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冲锋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遭遇战。必须树立打大仗、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二、聚焦关键环节,在行动上“拉满弓”,全面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防汛减灾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核心目标,把各项防御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
第一,监测预警要做到“快”和“准”。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是赢得主动权的关键。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联合会商研判,严格执行“1262”精细化预报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努力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预警信息发布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要综合运用“村村响”大喇叭、手机短信、微信群、应急广播、宣传车以及网格员、村干部上门“敲门”等一切有效手段,确保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无遗漏地传递到每一户、每一个人,特别是要确保XX江沿岸、中小河流域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的群众能够及时接收到信息。同时,要对全县所有的预警设备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其随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对损坏的设备要立即维修更换。
第二,隐患排查要做到“全”和“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要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全覆盖、无死角的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不仅要关注已知的54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更要对山边、水边、沟边、坡边,对城乡接合部、旅游景区、在建工地、工矿企业、切坡建房户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要建立台账,明确每一处隐患的类型、威胁对象、责任单位、监测责任人、防范措施,做到“一本账”管理、销号式整改。今年以来,我们完成了XX处水毁工程修复,加固了XX公里重点堤防,疏浚了XX条骨干河道,这些工程要在本次汛期中接受检验。各乡镇、各部门要对辖区内所有防洪工程设施进行再检查,确保其功能完好。
第三,转移避险要做到“坚决”和“果断”。群众生命安全是底线,是红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在转移避险这个问题上,任何的犹豫和迟疑都是对人民群众生命的不负责任。必须坚持“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的原则。一旦接到预警信息,或发现任何危险征兆,地方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第一时间下达转移指令,组织力量坚决果断地将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转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转移之后,要做好安置工作,保障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基本医疗,同时要严防群众在危险尚未解除时擅自返回。
第四,应急准备要做到“足”和“强”。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进行最充分的准备。在力量准备上,目前全县共组建了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核心、以公安、交通、水利等专业应急抢险队为骨干、以乡镇民兵和村级抢险队为基础的各类应急抢险队伍42支、1592人,这支力量要始终保持临战状态,随时准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