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冯军平 魏建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立足实际,统筹安排,深入基层一线,就全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才工作现状
全县共有各类人才8585人,其中党政管理人才892人,专业技术人才3288人,技工人才941人,社会工作人才279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631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255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三五”人才14人,市新世纪“225”人才5人,“圣地英才计划”入选者4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刚柔并济,提高人才招引质量。一是组织刚性招聘引才,2021年以来招录公务员27人,招录定向选调生5人。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27人,招录特岗教师479人,招录医疗定向生35人,公开招聘本科大学生退伍士兵69人,安置退伍士兵转业士官18人。二是实行柔性引才。高薪聘请名特优教师23人,外聘省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知名中医等高层次医疗专家人才13名,通过招聘引进等方式,使全县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取得新突破。
(二)创新培养方式,注重实用人才培养。一是开展本土实用人才培养。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通过与省内外院校机构签约培训协议,针对全县6类待业青年实施分类补助的方式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目前已组织学员培训2.5万余人。以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者为重点,县就业中心先后组织了包括农业技术、烹饪、护理以及刺绣、服装等技能培训班42期,培训4898人。以县农广校为重点,大力实施职业农民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结业认证的高素质农民1163人,其中高级技能9人,中级技能201人,初级技能953人。二是加大院校联合培养力度,择优选送了50名涉农类大学生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果业技术,县果业中心聘用37名顺利结业学员为基层果业技术员。输送全县10名学员赴天津港口学习快艇驾驶技术,其中有7名学员聘请为周湾水库旅游项目汽艇船员。累计推荐50名青年职业农民和近千人涉及水利、石油、畜牧、市场营销等实用人才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学历提升。
(三)用好优秀人才,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近年来,事业单位先后公开选拔副科级年轻优秀干部2批次15人。2021年乡镇换届调整交流干部184人次,把群众基础好、政治素质过硬、工作成绩突出的2名选调生、16名第一书记、公开选拔的10名90后干部、13名乡镇事业编人员等优秀干部选拔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在新一轮校(园)长换届中,选任优秀校(园)长44人,副校(园)长74人,通过大胆的选拔任用,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
(四)加强平台建设,拓宽就业路径。一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实训示范基地,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目前已建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11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9个,累计支持实践培训达120场3万人次。二是依托社区工厂、帮扶基地、孵化基地等平台,加大帮扶脱贫劳动力、弱势群体就业创业,先后建设11个就业帮扶基地、8家社区工厂、3家创业孵化基地,安置弱势群体478人。三是与陕西中医医院深入合作,建成“吴起县中医院刘华为专家工作站”“长安方氏头针流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吴起县中医院长安医学成氏皮肤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站”,采取师徒传承、名师帮带等方式,培育本土优秀人才20名,门诊接诊率提升30%。
(五)提升服务质效,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强化政策保障。近年来,全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吴起县引进培养高层次急需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办法(试行)》《吴起县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018-2020年)三年行动方案》《吴起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吴起县推进乡村人才振兴(2021-2025年)五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统筹推进全县人才工作。二是加强人才数据库建设,建立全县人才信息管理平台,全面采集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工程技术和技能人才等8类人才信息,目前已收录各类人才4538人。同时为加强与吴起籍在外优秀人才的沟通联系,搭建在外人才回报家乡、投资兴业的桥梁,收集到吴起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57人。三是加大创业就业扶持,积极为有创业意愿、资金短缺的劳动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服务。近年来,全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资金6758余万元,助力389人自主创业。四是“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8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32人。五是成立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开展大学生假期到政府机关见习活动。六是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代评”的形式,大力组织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果业“鸿雁论剪”技能竞赛等赛事活动,挖掘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六)充实基层力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一是加大驻村帮扶力量。择优选派69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137名青年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带领群众兴业致富。二是实施村民小组优化改革,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培育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191名,将全县1056个村民小组优化调整为615个、1759名村组干部精减为1254名。三是实施“乡村人才回流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复员军人等返乡;坚持引才引智并重,鼓励企业家、农技人员等城市人才通过投资合作、承包经营、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已有35名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四是开展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人才下乡,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行动计划,聘请农业农村领域科技特派员30名,组建苹果、设施农业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2个,开展各类培训活动60余次,培训农民5000人次。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人才总量少,结构不合理。截至目前,全县常住人口为14.5万人,全县人才资源总量仅占总人口数的5.92%,人才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从行业分布来看,全县农业人口约为10.5万人,农业系统具有专业技术高级职称8人,高素质农民1163人,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职业农民储量不足;教育系统中高级中学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职教中心现有教职工114名,双师型教师仅有12人,占比10.52%,致使部分专业开设困难。高层次医疗医技人才紧缺;卫生系统中,全县现有县级公立医院3家,在岗人员898人,高级职称28人、占比3%。民营企业管理人才紧缺。目前全县三分之二以上民营企业都围绕石油行业开展协作配套和服务业务,经营方式较为粗放,缺乏现代化管理经营人才。此外,全县党政、企事业单位干部600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有208人,副高以上职称仅有478人,干部队伍中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占比不高,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相对不足。
(二)产才融合不紧密,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一是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企业创新平台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缺乏人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服务平台,人才创业项目落地相对较难等问题。二是部分用人主体人才意识不强,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人才需求不强烈,在人才工作上投入不够。三是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全县重点发展产业中人才需求缺口较大,存在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工程师、产业工人紧缺的现象,
(三)人才吸引力较弱,人才引留难。一是受限于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因素影响,全县聚才引才难度较大。如全县今年向全社会公开招录80名高层次紧缺人才,实际招录进来的只有21名。二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及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县域内企业生产方式多为加工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存在人才引进、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投入不够,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缺乏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和发挥作用的科研平台。三是引进人才的合力不足。人才引进上投入不够,缺少相关政策激励,人才引进工作还未形成的良性互动格局。
(四)人才机制不健全,服务环境有待优化。一是人才工作机制运行还不够顺畅。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工作较为分散,形成合力不够,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等资源并且没有得到合理整合。个别单位对人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二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流动、激励等机制尚不完善,人才发展基金在新形势下投入不足,激励政策针对性不强,部分人才的福利待遇、经费补助等政策落实不够好。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人才运行机制。一是不断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按期听取汇报等制度,通过开展重点人才项目专题调研、召开人才专题座谈会,定期研究人才工作重大事项,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通报人才工作进展情况。二是充分发挥人才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将人才工作纳入考核内容,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