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城市内涝防控暨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XX区城市内涝防控暨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城市内涝防控暨防溺水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查找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精准的部署。刚才,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同志通报了有关情况,并进行了专题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现实,清醒认识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协力、积极作为,防汛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在灾害应对方面,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回顾去年,我们成功应对了4轮强降雨、3次台风和辖区海域的4.2级地震,实现了无人员因灾伤亡的良好局面,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应急预案是有效的,我们的干部队伍是能打硬仗的。
    在城市内涝治理这一“老大难”问题上,我们下定了决心,也见到了实效。备受关注的XX区城市内涝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该工程自启动以来,就以解决XX镇、XX镇及XX镇等片区的内涝问题为核心目标。截至2024年底,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目前正处于收尾阶段,总长达56.76公里的排水管网铺设已完成95%以上,这不仅是一组冰冷的数字,更是我们为城区“强筋健骨”、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的坚实一步。同时,我们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启动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计划在易涝区域部署24套监测设备和22个电子水尺,为实现精准预警、科学调度打下了基础。
    在防溺水工作方面,我们同样没有丝毫松懈。去年,我们通过聘请53名水域巡查员,在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开展不间断巡查,成功劝返了意图下水游泳的群众超过1.8万人次。这一数字背后,是53位巡查员辛勤的汗水,更是我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的形势不容我们有任何的乐观和懈怠。正如会议强调的,现在正值“七下八上”的关键期,是传统的主汛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随时可能来袭。加之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我区作为滨海旅游目的地,人流量激增,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防汛、防溺水工作的压力前所未有。历史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2023年9月那场特大暴雨,使我区XX镇录得778.1毫米的破纪录降雨量,导致全XX市超过45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约XX亿元。这样的代价,我们不能再承受一次。因此,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时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临战姿态,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
    二、聚焦短板,深挖根源,精准把握当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打赢硬仗,首先要认清战场。当前,我区的内涝防控和防溺水工作,正面临着几大突出矛盾和挑战。
    第一,极端天气频发与基础设施短板的矛盾依然突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这已经成为“新常态”。我们必须做好应对超常规、超历史标准洪水的准备。虽然我们的一期内涝整治工程即将完工,但历史欠账较多,一些区域的排水系统标准偏低、管网老化、排涝能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像XX镇涉及的23个城中村和11条市政公路等区域,由于地势低洼、管网系统复杂,依然是内涝防治的“硬骨头”。我们的治理工作必须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变,从“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升级。
    第二,科技应用起步与实战效能发挥的矛盾需要破解。我们在海岸线安全防控和城市内涝监测方面,已经开始布局科技化手段。例如,我们计划建设包含50个海域警戒球在内的98个公共安全视频前端监控点,并引入AI智能分析技术。但从规划到建成,再到形成稳定可靠的战斗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设备能否在关键时刻“叫得应、看得见、报得准”?报警信息能否在第一时间直达一线处置人员?其他地区“不到10分钟”的应急响应时效,我们能否做到甚至超越?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技术是工具,关键在于人的使用和制度的保障,绝不能让先进设备“睡大觉”,或者成为摆设。
    第三,游客群众激增与安全意识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我区海岸线长、开放性水域多,管理难度极大。暑期旅游高峰,大量不熟悉本地水文情况的外地游客涌入,他们往往对潜在的危险认识不足,防范意识薄弱,这极大地增加了防溺水工作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拉横幅、立警示牌,虽然必要,但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如何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如何将防范关口前移到游客进入危险水域之前,是我们必须攻克的课题。
    第四,部门协同作战与社会力量参与的矛盾有待优化。内涝防控和防溺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应急、住建、水利、城管、文旅、公安等多个部门,也需要各镇、各街道的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位。目前,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应急联动机制是否足够顺畅高效?是否存在推诿扯皮、各自为战的现象?同时,如何更广泛、更有效地发动景区景点、酒店、民宿等行业力量,以及广大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系统施策,多点发力,坚决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线
    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拿出超常规的举措,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扎实的作风,全面部署、全力以赴。
    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御网。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必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将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人头。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要完善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我区排查出的各个城市易涝点和溺水风险点,要制定“一点一策”的精细化处置方案,明确预警发布的标准、应急抢险的队伍、群众转移的路线、物资调配的渠道,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要加强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实战,检验预案的可行性,锻炼队伍的反应能力,磨合部门的协同机制。
二要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补齐“欠账多、标准低”的基础设施短板。硬件不强,安全难保。对于XX区城市内涝综合整治工程(一期),相关部门要倒排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