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在讲授七一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一重大主题开展一次专题党课学习。作为政协机关的党员同志,深刻理解、自觉践行八项规定精神,不仅关乎个人党性修养,更直接关系到政协组织能否有效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关系到政协机关能否以务实高效、风清气正的形象服务全区发展大局。本次党课,旨在引导大家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校准行为标尺,以优良作风为政协事业注入持久动力。
一、深化认识: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内涵与永恒价值
中央八项规定,看似聚焦具体行为规范,实则蕴含着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深远政治考量。它既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员令,也是重塑党的形象、巩固执政根基的里程碑。其核心要义在于:
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接待等具体环节入手,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要害,展现了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作风。
以“铁规矩”锤炼“硬作风”。八项规定及其配套制度,是带电的“高压线”、不可触碰的“硬杠杠”,其生命力在于执行。十余年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制度威力和实践伟力。
以“常态化”涵养“新生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八项规定精神绝非“一阵风”,而是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永恒课题。它深刻警示我们,“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涵养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对于政协机关而言,深刻领悟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将其作为提升履职效能、展现政协担当的生命线。政协是政治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专门协商机构,我们的作风形象,直接影响社会各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同度。唯有以优良作风为底色,政协的政治优势、团结优势、民主优势、智力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反躬自省:警惕政协机关作风建设的风险隐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对标八项规定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政协机关并非“世外桃源”,一些风险点、薄弱环节仍需高度警惕:
调查研究“浮于表面”的风险。是否存在满足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提前踩点、预设线路,听汇报多、察实情少?是否满足于“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未能真正沉到基层一线、深入界别群众?这种“盆景式”“被安排”的调研,难以获取真知灼见,无法为精准建言提供坚实支撑。
会议活动“虚胖低效”的风险。是否存在会议数量多、时间长、规模大但实效不明显的问题?是否过于注重形式、讲究排场?是否在组织各类协商、座谈、联谊活动时,存在不必要的铺张浪费?政协是协商议政的平台,但会议活动的“质”永远比“量”更重要。
联系服务“温差落差”的风险。服务委员、联系群众是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是否习惯于坐等委员上门,主动深入界别、深入基层倾听呼声不够?是否对委员反映的意见建议跟踪反馈不及时、落实不到位?政协的血脉在委员、根基在群众,任何官僚习气、衙门作风都是致命的伤害。
履职尽责“宽松软散”的风险。是否存在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是否存在精神懈怠、缺乏担当作为的锐气?是否存在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的现象?政协机关承担着参谋助手、协调服务、综合保障等重任,任何“慵懒散拖”的行为,都将影响政协整体履职效能。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论大小、轻重,都背离了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侵蚀着政协组织的公信力和战斗力。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主动检视、深刻剖析、坚决整改。
三、躬身践行: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锻造政协机关新风正气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于行动,根本在于实效。我们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政协履职全过程、各方面:
在调查研究中锤炼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带着思考“沉下去”,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矛盾集中、情况复杂的地方,听真话、察实情。优化调研方式,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力戒层层陪同、迎来送往。强化成果转化,提出有深度、可操作的对策建议,杜绝“调而不研、研而无用”。
在办文办会中倡导精简高效之风。大力压缩文件篇幅数量,提倡“短实新”文风。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时长,能合并的合并,能套开的套开,能开视频会的不集中开。提高会议实效,精心设计议题,充分协商讨论,确保议深议透。规范各类活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
在服务委员中弘扬亲清统一之风。完善联系服务委员制度机制,畅通线上线下沟通渠道。主动走访委员,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履职中遇到的困难。在与委员交往中,既要热情周到、真诚服务,也要坚守原则、清正廉洁,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和谐关系。高效办理委员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做到件件有回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