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局机关党支部关于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及管理监督工作的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和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局机关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强化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局机关党支部近期围绕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支部高度重视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将其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目前,我局机关共有退休干部23名。为实现对退休干部党员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专门成立了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
从人员结构上看,这批退休干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年龄结构整体偏高。参照全市退休干部年龄分布比例,我局退休干部中,80周岁以上的约有4人,71至80周岁的约有8人,60至70周岁的约有11人。高龄、超高龄党员占比较大,部分老同志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甚至长期卧床。二是经验阅历丰富。他们长期奋斗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一线,在退休前分别担任过处级领导、科级干部及关键业务骨干等职务,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三是组织归属感强。绝大多数退休干部党员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组织的深厚感情,积极要求参加组织生活,关心关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局机关党支部严格遵循党内法规制度,结合退休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在退休干部的组织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退休干部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设置科学、班子健全、运转高效的退休干部党组织,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重点围绕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展开工作。
一是严格按期换届,确保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我们严格遵循党章和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退休干部党支部每届任期三年,与机关其他在职党支部任期保持一致。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坚持程序规范、过程民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全体退休党员的意见,确保选举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上一届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后,我们已于近期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整个过程平稳有序,实现了新老班子的顺利交接,为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优化班子配备,选优配强支部“领头雁”。我们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支部班子成员的选配上,注重挑选那些党性强、威信高、身体条件相对较好、经验丰富且热心党务工作的老同志担任支部委员。目前,新一届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设书记1名,委员2名。班子成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充满活力。同时,我们建立了班子成员动态调整机制,对因身体健康等原因不能正常履职或出现空缺的委员,及时通过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大会进行调整补充,确保支部工作不断档、不掉线。
三是着眼长远发展,抓好后备队伍建设。为确保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有意识地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发现和识别那些刚退休不久、精力相对充沛、有奉献精神和组织能力的党员同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支部活动,协助支部委员开展工作,为他们未来进入支部班子、承担更多党务工作创造条件、积累经验。这种“传帮带”的模式,有效避免了因班子成员年龄增长、精力不济可能导致的工作停滞问题。
四是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增强组织凝聚力。我们坚持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落到实处,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锤炼党性的核心载体。在制度执行中,我们充分考虑到老同志的实际情况,坚持严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例如,支部党员大会和党课一般每季度组织一次,支委会和党小组会每月召开,内容上聚焦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上级重要精神。在形式上,对能够正常出行的党员,我们坚持集中学习;对年高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则采取“送学上门”、邮寄学习资料、利用电话或微信“线上送声”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及时接受组织教育,不漏一人、不掉一课。
(二)退休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做法
我们始终将退休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确保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退休干部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定期组织退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委的重要会议精神。此外,我们还结合重大纪念日和本地红色资源,组织退休干部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过现场教学和座谈交流,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巩固和升华他们的理想信念。
二是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工作实效性。为破解退休党员集中难、学习效果难保证的问题,我们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新模式。我们建立了“XX市生态环境局退休干部之家”微信群,由专人负责运营,定期推送党建知识、理论文章、时事政策和健康养生等内容,打造了一个永不离线的“指尖上的学习阵地”。线下,我们建立了常态化的联系走访制度,由机关党支部委员、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共同组成联系小组,分片包干,定期上门与老同志谈心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及时传递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三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明党的纪律规矩。我们认识到,对退休干部的管理监督决不能“宽、松、软”。为此,我局机关党支部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规定》,对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遵守党纪国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坚持开展常态化的提醒谈话,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通过严格的管理监督,确保退休干部党员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
四是突出人文关怀,营造温馨和谐氛围。我们坚持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退休干部。一方面,认真落实退休干部的各项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在春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局领导带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和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我们还根据老同志的兴趣爱好,适时组织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座谈交流会、参观考察等,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新部署,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难和挑战。
(一)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及原因
一是组织活动有效覆盖难,参与率有待提高。这是当前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面临的最普遍、最突出的难题。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健康因素制约。我局退休干部队伍高龄化趋势明显,部分老同志体弱多病,甚至常年卧床,无法参加任何形式的集体活动。其次,居住分散增加了组织难度。随着社会发展,人户分离现象普遍,部分退休干部随子女在外地甚至国外居住,客观上造成了“一方隶属、多方居住”的局面,组织集中活动非常困难。再次,部分党员参与意愿不强。少数老同志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认为退休后就应该颐养天年,对参加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的思想懈怠。
二是工作力量相对薄弱,常态化保障不足。目前,我局机关负责退休干部工作的主要是人事科的同志,他们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在职干部人事管理任务。而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委员们本身也是年事已高的老同志,他们凭着一腔热情无私奉献,但在精力、体力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上都存在局限。这种“兼职为主、志愿为辅”的工作力量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活动经费与阵地保障有待加强。虽然我们尽力为退休干部活动提供支持,但由于缺乏专项、固定的活动经费预算,组织的活动往往规模受限、形式单一,难以满足老同志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我局机关办公用房紧张,未能给退休干部提供一个固定的、设施齐全的专用活动场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教育管理监督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个性化教育模式探索不够深入。当前我们的教育方式仍以“线上推送+线下送学”为主,虽然解决了“学得到”的问题,但在“学得好、学得深”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