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混合所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引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基于此,如何引导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深刻认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与传统国有企业相比,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形态、经营模式、用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是指引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的根本动力和坚强保证。
(二)这是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发挥各类投资主体优势,把国有企业的规范性和民营企业的灵活性进行有效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利于推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维护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和谐稳定关系,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这是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难题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例如有的国有企业存在畏难情绪,改革内生动力不足;有的民营企业担心失去话语权、自主权;社会上有人鼓吹国有企业与民争利,对国企改革抱有质疑……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为谁改,这些事关重大的问题,需要党组织把关定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因此,亟须通过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把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的叠加优势,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二、准确把握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国有股东对所属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管理上更多强调“差异化”管控、“市场化”机制,有的甚至出现了“只投不管”的现象,忽视了国有企业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主体,履行党建工作领导指导责任不到位。不仅如此,个别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人员更多关注经营效益,对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顾虑。
(二)党组织职责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章程制修订时,没有明确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形式和职责权限,党组织法定地位受到限制;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层中党员比例低,“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不好落实,党组织无法有效参与公司治理;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采取对等股权结构,各方股东容易陷入“决策僵局”,党组织难以发挥功能作用。
(三)党建工作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务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专业能力不够,对相关制度和政策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未能主动适应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变化,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融合不紧密,职工的凝聚力和对党员的吸引力不足;双重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关系长期挂靠在街道、园区等非公党组织,在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方面与国有企业有较大差距。
(四)参股企业党建需要进一步强化。部分参股企业由于规模小、党员人数少等原因,暂不具备设立党组织的条件,无法落实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要求;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从国有控股变参股,党建管理责任从国资国企系统转出,出现了党建工作弱化的倾向;个别国有股东由于对参股企业不具有控制力,在实际管理中不敢管、不想管、不会管,存在疏于管理、外派人员履职不力等问题。
(五)日常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些国有企业对所属混合所有制企业只持股不参与运营管理,对行业情况不熟悉、对企业情况不掌握,出现“失控失管”等情况;有些规模较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未设立纪委,有些虽然设立了纪委,但对开展监督执纪问责的认识不到位,党内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有些国有股东失去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控制权后,没有做好退出管理后续工作,造成国有企业品牌形象受损。
三、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不断加强国有股东党组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整体设计和全程把关,既注重体现原则性又讲求实践灵活性。混改前,将非公股东是否拥护党的领导、支持党的建设作为是否与其合作的必要前提,将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列入尽职调查内容,全面摸底评估,严格甄选合作对象。混改中,审核把关改革方案,明确党建入章要求、国有股东党组织管理责任等核心要素,同步制定党的建设工作、人力资源整合、文化融合方案;与各方股东充分沟通,把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工作要求讲清楚,消除非公股东对党建工作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达成思想共识。混改后,结合企业党建工作实际,对于党建基础较好的,重点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责任制考核、企业文化及品牌管理等任务目标,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方法和机制;对党建基础较弱的,重点推进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融合,规范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党的工作机构,充实专兼职党务工作力量,确保党建工作落地见效。
(二)要明确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分类明确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指导责任和党组织发挥作用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各方认同的领导体制。针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由国有第一大股东党组织领导和指导为主,推动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针对国有参股企业,协商明确一家国有股东党组织履行党建工作领导和指导职责,推动企业党组织发挥引方向、重协调、促发展的作用。引方向就是要引导企业在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守法合规经营;重协调就是要在企业中发挥党的独特优势,统筹协调内外资源,推动经营管理工作,维护各方利益权益,体现公平正义;促发展就是要支持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在推进企业发展和服务职工群众中体现党的领导。
(三)要进一步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体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