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
2025 年上半年,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民生兜底保障网持续织密筑牢
社会救助工作精准高效,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一是兜底救助扎实有力。上半年新增城乡低保特困625人,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9969户14546人,城乡特困对象2550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XX万元。二是创新试点成效显著。作为全省“防止返贫帮扶政策”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县,科学制定标准,统一流程,强化数据共享与工作整合,精准认定并纳入低保边缘家庭540户1304人,开局良好。三是服务机制务实创新。建立“周四驻村工作日”机制,通过固定日期、组建队伍、发放联系卡、入户排查、闭环管理,实现社会救助服务关口前移。该机制有效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助尽助。
(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
养老服务供给与质量稳步提升,“一老一小”关切获得更好回应。一是服务供给持续优化。积极配合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完成摸底对象初步评估1219人;推进“孝善食堂”建设,5处孝善食堂已开工建设,预计9月底前建成使用;郯城北城养护院投入运营。二是安全监管持续强化。持续推进养老机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大排查,养老机构安全基础不断巩固,安全风险隐患得到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三是补贴政策精准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高龄津贴、百岁老人长寿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精准高效兑现,切实做好2025年新增高龄老人申报和高龄津贴系统信息录入工作。今年来,为4149名老人发放2024年高龄津贴XX万元,补发了2024年5-12月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XX万元,发放2025年1-4月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XX元,老龄福祉切实提升。四是银发经济破题起势。将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新引擎和新动能,成功挖掘本地潜力企业16家。成功举办“银发经济促消费·养老服务进社区”大型活动,搭建多方参与平台。组织赴江浙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发展视野,为后续产业培育奠定基础。
(三)专项社会事务服务规范深化
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增强。一是婚丧改革稳步推进。着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引导婚姻当事人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进一步培育文明向上的婚姻观。积极探索室内与室外、集体与个人等相结合的规范化颁证模式。今年来,共办理结婚登记1410对、离婚登记752对,办理合格率100%;在醉东风乡村驿站成功举办“情醉东风、缘定沂蒙”临沂市集体婚礼活动1场。持续深化“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实现殡仪车辆县级统管,有效遏制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试点成效巩固深化。二是扶残助弱精准高效。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精准识别、足额发放。深入开展孤困儿童精细排查、精确认定、精准保障工作,儿童福利政策全面落实。1-6月共为全县553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共计发放资金XX万元;发放第一第二季度“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助学金12.3万。三是加强残疾人“两补”和流浪救助管理。建立两项补贴数据比对机制、动态复核机制和政策告知书制度并定期落实,及时、准确受理、审核、审定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线上线下申请,上半年共发放两补XX万余元。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行动,持续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力度,2025上半年救助流浪人员29人,护送返乡28人,寻亲1人。
(四)社会治理基础不断夯实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发展环境和谐有序。一是区划地名管理优化。全面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第二阶段任务,各乡镇共上报1852条乡村道路名称。配合河东区完成郯城——河东区边界线的联检任务并及时完成了联检报告的上报。扎实有效推进平安边界创建,定期开展抽查工作,确保界线走向位置清晰和界桩完好无损,及时相互通报界线管理信息和情况。二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全面部署并有序推进社会组织2024年度检查工作,完成年检社会组织326家,年报率96%,居全市前列。严格执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法律法规,优化换届备案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上半年共依法受理社会组织换届备案申请8件,办结8件。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上半年开展“双随机”抽查7家,现场检查3次。深化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1家,撤销登记社会组织96家,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一是养老服务供需结构尚需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和失能、高龄老人倾斜仍显不足,城乡设施覆盖率差距有待缩小,部分养老机构床位存在闲置问题。
二是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待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特别是对异地火化等情形的信息掌握存在一定滞后性,影响救助对象退出精准性,存在多发资金风险隐患。
三是移风易俗工作需持续深化。群众对婚俗、丧俗改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在部分领域依然存在。
四是银发经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度低,龙头企业缺乏,具体扶持政策亟待完善,专业人才短缺,产业项目落地建设需要加速。
三、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下半年,县民政局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盯目标、加压奋进,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筑牢民生底线,健全精准救助体系
一是深化“衔接并轨”试点。全面落实《郯城县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梳理整合现有救助与帮扶政策,着力在政策创制、流程再造、信息融合上取得突破,打造可推广的“郯城经验”。
二是强化整治与效能提升。扎实开展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工作,在全县范围深挖细究应保未保、保障不及时、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做到即查即改。持续推进“周四驻村工作日”机制走深走实,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实现“主动发现、主动救助、主动服务”,彻底疏通“中梗阻”。
(二)聚焦急难愁盼,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量
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供给。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425户,新增家庭养老床位30张;建成孝善食堂不少于5处;推动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年内建成1处。加快惠乐康养护院和仁康托养中心二期等重点医养结合项目开工建设,惠乐康养老院建成使用,仁康托养中心二期完成主体,年内确保新增护理型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张。开展“居家探访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二是织密儿童关爱网络。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与妇联、教育、卫健、公安、司法、团委、残联等部门协调,引导各乡镇(街道)相应建立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协调机制。创建“郯心童行 成就未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品牌,结合全县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会议,组织项目的启动仪式。指导乡镇(街道)实施一乡镇一特色的服务活动,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加强宣传报道,打造服务品牌。
(三)聚力银发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
将发展银发经济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明确核心园区。由县政府工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