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单位医德医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院党委决定召开此次全院范围的医德医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同时也是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院内的全体职工,也有来自全XX各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代表。可以说,这是一次覆盖全XX基层卫生健康战线的关键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聚焦医德医风建设这一核心命题,进行一次思想上的再洗礼、责任上的再压实、行动上的再出发。刚才,大家共同观看的警示教育片《“白大褂”里藏着“暗口袋”》,其中的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受到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召开这样一次会议,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举措、最有力的行动,向行业内部存在的一切不正之风和沉疴顽疾亮剑,向损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一切违规违纪行为宣战,全力重塑风清气正的医疗生态,捍卫医者荣光。
医德医风,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灵魂,是衡量一个医疗机构、一名医务人员价值尺度的根本标准。它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诊断、每一次治疗、每一次沟通中的具体行动;它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关乎生死、维系信任、决定事业兴衰存亡的生命线。人民群众把最宝贵的生命健康托付给我们,这份信任重于泰山。倘若医德沦丧、医风败坏,即便拥有再先进的设备、再高超的技术,也无法赢得群众的真心信赖,最终必将动摇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这十六个字的职业精神,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入职时许下的庄严承诺,更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必须时刻坚守的价值追求。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正是一次回归初心、擦亮誓言的集体实践。
下面,结合本次专项行动的要求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短板,深刻认识医德医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首先必须肯定,近年来,在全院干部职工和广大乡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推行“首问负责制”、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与XX上级医院的紧密协作,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便捷模式,我们的服务质量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根据最新的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患者满意度从过去的75%提升到了目前的96%以上。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大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是在座各位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生动体现。在此,我代表院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然而,成绩面前,我们绝不能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健康服务的新期待相比,与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的新要求相比,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正如刚才的警示片所揭示的,医疗领域绝非净土,“白大褂”里也可能藏污纳垢。这些问题,虽然可能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破坏性极大,足以侵蚀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基石。综合日常监督、信访投诉和巡查情况来看,当前我们的医德医风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存在温差。部分同志对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医德”的倾向。认为只要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差一点、行为规范松一点无伤大雅。这种思想偏差,是滋生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有的同志纪律观念淡薄,对行业纪律和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把组织的反复提醒当作“耳旁风”,把廉洁行医的规定视为“稻草人”,在思想的源头上就放松了警惕。
第二,服务行为存在偏差。在日常工作中,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同理心。面对患者的询问,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冷漠;在诊疗过程中,沟通解释不到位,引发患者的疑虑和不满。更有甚者,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现象,没有真正把患者的疾苦放在心上。这些行为,直接伤害了医患感情,也与我们96%的总体满意度形成了巨大反差,说明我们的服务质量还存在不均衡、不稳定的问题。
第三,利益驱动存在风险。医疗领域专业性强、信息不对称,这为个别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提供了空间。收受“红包”、接受回扣、违规接受医药代表宴请等现象,虽然在我们单位尚未发现大规模、公开化的问题,但必须警钟长鸣。刚才片中的案例,就是活生生的教训。一旦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手中的处方笔就可能不再纯粹,最终损害的是患者的利益和整个行业的声誉。这种潜在的风险,是我们此次整治行动需要重点防范和坚决打击的核心目标。
第四,监督管理存在虚差。在制度建设和执行层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医德医风考评机制虽然已经建立,但有时流于形式,未能真正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硬性指标紧密挂钩,导致考评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不够深入、不够精准,日常的提醒、谈话、函询等预防性措施运用还不够充分,未能真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破坏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玷污了医疗行业的圣洁形象。我们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对这些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排查、大扫除、大整治。这不仅是上级部门的要求,更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必然选择。
二、聚焦关键与要害,以雷霆之势推动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
本次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院上下、全体人员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院党委的部署上来,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根据上级精神和单位实际,此次行动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深化学习教育为基础,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从根本上解决医德医风问题,必须先解决好“总开关”问题。一是要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纳入常态化学习内容,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引导全体医务人员深刻理解医者仁心的丰富内涵,时刻牢记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廉洁行医的坚定信念。二是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要充分利用今天观看的警示片以及近年来全国全省查处的医疗领域典型腐败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明纪。要让每一位同志都深刻认识到,纪律的红线不可逾越,法律的底线不容触碰。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声誉。三是要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在严厉惩治反面典型的同时,更要积极发掘和宣传我们身边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带动人,在全院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第二,以完善制度体系为核心,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管长远、管根本的。一是要健全医德医风考评机制。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实施方案》,细化考评标准,量化考评指标,将服务态度、诊疗规范、廉洁从业、患者评价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考评结果要真正“长出牙齿”,与年度考核、绩效分配、评奖评优、职称晋级、岗位聘用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形成鲜明的奖优罚劣导向。二是要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要紧盯药品采购、耗材使用、设备招标、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和防控。要进一步完善院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要建立台账、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要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要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规范诊疗路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坚决杜绝无指征用药、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等行为。要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努力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改善就医环境,持续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感。
第三,以严查突出问题为突破,形成“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整治行动不能搞成“花架子”,必须动真格、见实效。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最关注的突出问题,重拳出击。一要严厉整治“红包”、回扣问题。这是此次整治的重中之重。要再次公开向社会作出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