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在XX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深刻分析当前我镇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刚才,XX同志通报了我镇今年以来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形势,情况不容乐观;XX同志对《XX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部署,内容具体,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XX同志代表XX公安分局提出的工作提示,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挑战,深刻把握反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公安机关的有力打击下,在各部门、各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反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宣传防范的覆盖面不断扩大,预警劝阻的精准度有所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逐步增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依然猖獗,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诈斗争正处在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从通报的数据来看,我镇的发案数、案损金额依然高位运行,特别是今年以来,涉案金额超过百万元的案件仍有发生,给受害群众和家庭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与精神创伤。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钱袋子”被掏空,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的深切期盼。从犯罪手段来看,诈骗手法迭代升级极快,迷惑性、欺骗性越来越强。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精准筛选目标人群,量身定制诈骗剧本,从传统的“广撒网”式诈骗,演变为针对企业财务人员、高校师生、独居老人等特定群体的“精准滴灌”式诈骗。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等依然是主要的诈骗类型,且与社会热点、政策动态结合紧密,令人防不胜防。
    从治理难点来看,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一是责任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反诈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存在“时紧时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二是宣传防范的精准度还有待提升。虽然宣传活动搞了不少,但“大水漫灌”多,“精准滴灌”少,宣传内容未能完全触及易受骗群体的痛点,导致宣传效果打了折扣,“我知道、我了解,但我不会被骗”的麻痹思想在部分群众中依然存在。三是源头治理和技术反制的能力仍需加强。面对跨国境、全链条的职业犯罪集团,单纯依靠事后打击已远远不够,如何在预警发现、信息拦截、资金阻断等环节跑赢犯罪分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同志们,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治安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动摇群众信任、破坏营商环境的重大政治问题。抓好反诈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我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镇上下必须从政治高度、全局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姿态,采取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新一轮的凌厉攻势。
    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全面构筑坚不可摧的防范打击治理体系
    打赢反诈这场硬仗,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要严格按照刚刚部署的《实施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各项措施落地生根,构建起“党政主导、警种主力、部门主责、行业主防、社会主动”的全方位治理格局。
    第一,要压实责任链条,构建“全域联动”的协同作战格局。反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部门单打独斗都无法取得胜利,必须攥指成拳、合力攻坚。要坚持“党委政府领导、联席会议统筹、公安部门主导、行业部门监管、全民参与”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问题会商、联动处置的工作机制。公安机关要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提升案件侦破率和追赃挽损率。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堵塞行业漏洞。宣传部门要统筹全镇宣传资源,营造铺天盖地的反诈声势。各社区、各单位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反诈工作融入日常管理服务之中。
    要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镇里已决定,将反诈工作成效全面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与各单位、各社区的年度评优评先、干部考核评价直接挂钩。对于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要旗帜鲜明地予以表彰奖励;对于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走过场,导致辖区内案件高发的,要严肃约谈、通报批评,必要时进行追责问责。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考核督导和鲜明的奖惩机制,倒逼责任上肩、措施落地,推动反诈工作由“一阵风”式的短期攻坚,向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治理转变,确保每一项工作部署都能见到实绩、取得实效。
    第二,要深化宣传攻势,筑牢“全民免疫”的源头防护屏障。实践反复证明,事后打击不如事中阻断,事中阻断不如事前防范。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自身的防范能力,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反诈手段。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推动反诈宣传从“有”向“优”、从“广”向“精”转变。
    在线上,要充分利用“X”微信公众号、社区居民微信群、企业工作群等新媒体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反诈信息推送机制。推送内容不能千篇一律,要紧跟诈骗手法变化,及时发布预警提示,深入剖析本地发生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切口阐明大道理,让反诈知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线下,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要深入开展“反电诈敲门行动”,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民警辅警等力量,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深入居民楼宇、企业厂区、沿街商铺,面对面宣讲、手把手指导,确保反诈知识精准传递至每家每户、每一个人。特别是对老年人、财务人员、在校学生等易受骗群体,要进行重点、反复、靶向宣传,把防骗要点讲清、讲透、讲明白。此外,要充分利用好我镇建成的沉浸式反诈实训体验中心这个重要阵地,定期组织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学校师生等群体前往参观学习、实训体验,通过模拟诈骗场景、互动答题等方式,让群众在身临其境中识破骗局、增强“免疫力”。最终目标是要在全镇形成“人人识诈、人人防诈、人人反诈”的浓厚社会氛围,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思想防线。
    第三,要强化专业赋能,打造“全时响应”的闭环处置能力。面对高度职业化、智能化的诈骗犯罪,我们的防范和打击手段也必须与时俱进,向专业化、科技化要战斗力。要持续深化“五支队伍”建设,即预警劝阻队、案情研究队、宣传志愿队、培训讲解队、外脑智囊队。要由派出所牵头,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及时更新诈骗手段知识库和应对策略库,不断提升这五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实战能力。
要广泛培育“反诈明白人”群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