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镇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XX镇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朋友们: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这充满喜悦和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全镇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共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XX镇党委、镇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全镇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荣耀时刻,听取了学校的工作汇报,以及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的真情发言,情真意切,令人动容,也催人奋进。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广大教师的无私奉献;每一个进步的脚印,都饱含着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你们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值得全社会学习和尊敬。
    一、回望耕耘路,教育硕果满枝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过去的一学年,是XX镇教育事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奋勇争先的一年。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将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持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布局,全镇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2025学年,全镇教育财政投入总额达到6500万元,同比增长6.5%。其中,专门用于教学设施改造和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超过2000万元。如今,全镇中小学“智慧教室”覆盖率达到85%,多功能运动场、标准化实验室已成为学校标配,办学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我镇拥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共XX所,在校学生及在园幼儿总数超过7800人,全镇教师总数达到5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比例高达98.2%,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占比稳步提升,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育人成果更加丰硕。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2025年,我镇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7.8%,位居全区前列;小学阶段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我镇学生在阅读素养、科学探究等关键指标上的优良率,较去年平均提升了3.5个百分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艺术展演和体育比赛中,我镇学子摘金夺银,捷报频传,充分展现了XX学子朝气蓬勃、全面发展的精神风貌。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XX教育品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师德师风更加高尚。成绩的取得,关键在教师。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潜心育人的先进典型。他们当中,有数十年如一日,两鬓染霜却依然坚守在乡村教学点,用知识和爱心为山区孩子点亮希望之光的XX老教师;有勇于创新,积极探索“AI+教育”新模式,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的青年骨干XX老师;有心细如发,将每一个学生都视如己出,用陪伴和鼓励温暖留守儿童心灵的“优秀班主任”XX老师;还有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将一个基础薄弱的教研组打造成区级“优秀教师团队”的XX中学数学组。你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准则,你们是XX镇最宝贵的财富,是XX镇最值得尊敬的人。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但归根结底,是全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心血与智慧的结晶。你们用平凡的日常,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在此,我再次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二、立足新起点,擘画育人新蓝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社会对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教育的功能和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XX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如何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全镇发展大局,如何培养出更多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新人,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解答的时代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XX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三个着力点:
    第一,必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展现新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方面。要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心田,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在抓好智育的同时,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在艺术中陶冶情操、在劳动中磨砺意志,真正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必须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要聚焦课堂主阵地,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摒弃“满堂灌”的陈旧模式,大力推广项目化学习、合作式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主动拥抱信息技术,深化“教育+互联网”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评价和管理,探索未来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选择。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健康生态的形成。
第三,必须在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公平是教育的基石,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是人民群众最热切的期盼。要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对北部片区等相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等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健全学生关爱服务体系,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完善资助政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掉队。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办好家长学校,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4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