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5年上半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自查报告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及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责任担当、守牢思想阵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现将2025年上半年落实情况自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公司党委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党委会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一)强化责任落实,拧紧“责任链”。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制定《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明确12项重点任务,细化党委班子成员意识形态“责任清单”,将任务分解至15个责任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严格“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党委书记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上半年主持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2次、听取分管领导汇报3次,带头批办意识形态领域重要事项4件;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开展意识形态风险调研6次,推动解决基层思想阵地建设、职工舆情引导等问题8项。三是强化考核督导。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占比15%),对3个基层党支部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并整改阵地管理不规范、舆情台账不完善等问题5项,约谈责任人2名,推动责任落实落细。
    (二)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一是抓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定《2025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等主题开展集中学习6次,其中专题研讨3次,班子成员撰写心得体会12篇。二是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书记讲党课”12场、“党员微课堂”56期,覆盖党员职工800余人次;开展“理论下基层”宣讲活动15场,深入一线班组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国企改革政策,解决职工“思想困惑”23个。三是创新学习载体。依托“学习强国”“**党建云”平台,建立“每日一学”“每周一测”机制,党员平均活跃度达98%;打造“车间书吧”“移动课堂”等特色阵地,推动理论学习从“会议室”向“生产现场”延伸。
    (三)守牢阵地管理,把稳“主导权”。坚持“管阵地必须管方向、管导向”,全面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规范化管理。一是强化宣传阵地管控。制定《公司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内部刊物审核制度》,对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7个新媒体平台实行“三审三校”制,上半年发布内容126条,无违规信息;规范会议室、展厅等场所标语、展板管理,清理过期内容18处,更新主题教育、安全生产等宣传内容32处。二是严格课堂论坛管理。建立“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审批备案制度,上半年审批备案各类活动11场,均做到“谁主办、谁负责”“先审核、后举办”,确保主旋律主导。三是加强网络舆情防控。成立网络舆情应急小组,配备专兼职网评员15名,依托“舆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涉企舆情,上半年监测到敏感信息3条(均为职工工资咨询类),第一时间核实回应,处置率100%;开展“清朗网络·文明上网”主题活动,组织职工签订《网络文明承诺书》1200份,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四)聚焦职工思想,画好“同心圆”。坚持“思想引领与服务职工”相结合,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一是常态化开展思想调研。通过“职工座谈会”“书记接待日”“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职工意见建议127条,梳理出“薪酬分配”“职业发展”“文体活动”等3类重点诉求,形成《上半年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党委专题研究解决措施,推动落实“一线职工技能津贴调整”“青年职工导师制”等办实事项目6项。二是加强先进典型引领。开展“最美**人”“党员先锋岗”评选活动,选树安全生产标兵、技术创新能手等先进典型23名,通过事迹宣讲、海报展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激发职工“比学赶超”热情。三是丰富文化育人载体。组织“五一”劳动技能竞赛、“七一”红色经典诵读、“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等活动18场,参与职工2000余人次;建设“职工文化长廊”“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文化阵地,厚植“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企业精神。
    (五)建强队伍力量,提升“战斗力”。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一是配强专职队伍。在党群工作部增设意识形态专职岗位,配备2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各基层党支部明确1名宣传委员,构建“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意识形态工作网络。二是强化能力培训。举办“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班”2期,邀请省委党校专家、上级宣传部门负责人授课,覆盖专兼职干部80余人次;开展“舆情处置模拟演练”3次,提升队伍应急处突能力。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对在舆情处置、理论宣传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上半年表彰先进集体3个、个人10名),激发队伍工作活力。
    二、存在的问题
    对照上级要求和职工期待,公司意识形态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理论学习的深度和转化成效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党支部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现象,个别党员学习停留在“记笔记、写心得”层面,结合岗位实际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专题研讨中“务虚多、务实少”,对“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生产经营难题”思考不够深入,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的案例较少(如技术攻关、降本增效等领域)。
    (二)阵地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平台内容创新不足,部分推文“说教味”浓、“亲和力”弱,年轻职工关注度不高(微信公众号粉丝活跃度仅65%);对外部合作单位(如供应商、承包商)的意识形态风险研判不够,存在“重业务合作、轻思想引导”倾向,上半年曾出现合作方在公司园区张贴商业广告未报备问题。
    (三)舆情应对的时效性和精准性仍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的覆盖面不够广,对短视频平台(如快手、视频号)的涉企信息捕捉存在滞后,曾发生1起职工在短视频平台吐槽“食堂饭菜质量”的舆情,因发现不及时导致传播范围扩大;部分基层干部对舆情“不愿管、不会管”,存在“捂盖子”“绕道走”现象,主动发声、正面引导的意识不足。
    (四)基层队伍能力存在参差不齐。部分党支部宣传委员为兼职人员(占比60%),因生产任务重,投入意识形态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个别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对“意识形态风险点识别”“网络舆情处置流程”等掌握不牢,在信息审核、阵地管理中存在疏漏(如曾出现车间展板内容表述不规范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公司党委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钉钉子精神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