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县融媒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的讲话

在2025年县融媒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个全体干部职工会议,既是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的”复盘会”,也是锚定下半年重点任务的”动员会”,更是推动融媒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誓师会”。刚才,听了*通报的1-7月工作数据,看了新媒体中心、新闻采编部等四个部门作的交流发言,我很受触动——既有看到”乡村振兴直播间”单场观看量突破12万的欣喜,也有注意到部分记者下基层天数未达要求的揪心;既有对”民生直通车”栏目解决37件群众诉求的欣慰,也有对短视频制作团队原创能力仍需提升的思考。借此机会,我想结合近期调研和工作实际,和大家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准定盘星,在思想淬炼中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我们是县委县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哨所。上半年,我们开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进基层专题宣讲12场,制作微视频8期,其中《老支书的账本》被学习强国省级平台转载,播放量超50万次。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大家对举旗帜这一根本任务的坚守。但也要清醒看到,个别同志存在重流量轻导向的倾向——比如7月20日某短视频账号为博眼球,在报道我县非遗竹编时,刻意放大传统手艺后继无人的悲观情绪,虽经及时处置,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里我强调三点:一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每周五的融媒讲堂必须雷打不动,重点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最新会议精神,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案头卷。二要做政策解读的翻译官。本月起要推出政策面对面专栏,针对群众关心的医保改革、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组织记者跟着部门跑、蹲在一线问,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方言土话。三要做舆情应对的前哨员。完善县乡村三级舆情监测网络,特别要关注抖音、快手等平台的本土话题,8月底前完成融媒云舆情系统的升级,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二、深耕责任田,在内容创新中打造传播矩阵新品牌
    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上半年,我们的XX融媒客户端下载量突破28万,同比增长41%;主播说节气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量超800万,其中清明话农事被农业农村部官微转发。这些数据说明,只要我们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就能生产出有温度、有传播力的内容。但对照三贴近要求,我们的内容还存在三多三少问题:转载上级稿件多、原创深度报道少;会议活动报道多、民生故事挖掘少;传统表现形式多、新技术应用少。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打好组合拳:一要打造接地气的品牌栏目。重点培育乡村振兴观察团,选派10名记者包联10个乡镇,每月至少住村3天,记录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真实场景,9月推出首季《乡野日记》。二要探索沉浸式的传播方式。8月中旬启动VR看XX项目,对XX革命纪念馆、桃源古镇等6个重点点位进行三维建模,让群众云端逛景点、学历史。三要构建全链条的内容生产机制。建立选题策划会—一线采访—多平台分发—效果评估的闭环流程,每周一召开选题会,每月评选优质稿件,每季度发布传播力榜单。
    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上周三,记者部小张为了拍好老匠人的木工坊,在巷子里蹲守了整整一天,记录下82岁的周师傅从选材、开料到打磨的全过程,配文《木头里的光阴》在客户端发布后,阅读量破10万,评论区满是看哭了想跟着学的留言。这说明,只要我们带着感情、放下架子,就能让内容活起来、火起来。
    三、激活动力源,在融合转型中锻造过硬融媒铁军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目前,中心共有干部职工86人,平均年龄34岁,其中90后占比42%,队伍结构总体合理,但也存在本领恐慌:有的同志习惯了拿稿就发,对新媒体传播规律一知半解;有的同志满足于完成任务,缺乏精品意识;还有的同志存在等靠要思想,创新主动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把队伍建设作为先手棋来抓。
具体要做到三个强化:一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