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志在XX分公司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XX同志在XX分公司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中心组学习会。刚才,我们一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前天,公司党委召开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通报的一系列案例,至今仍然在我脑海中回响,可以说每一例都令人警醒,每一句剖析都发人深省。作为办公室主任,身处承上启下、协调内外的关键位置,感受尤为强烈。借此机会,我不想谈工作成绩,只想结合我的岗位,以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的身份,和大家交流一些我个人在“加强作风建设、严禁违规吃喝”这个主题下的学习感悟和反思。说得不对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思想的再洗礼:从“舌尖上的味道”到“心头上的分量”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都有一种惯性思维,觉得吃喝问题是“小节”,是人情世故,是为工作“铺路架桥”的润滑剂。然而,警示教育会上的那些案例,如同一记记重锤,彻底敲碎了这种麻痹和幻想。我深刻地认识到,一顿饭、一杯酒,看似寻常,但一旦越过纪律的红线,其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是简单的“人情往来”,而是腐蚀干部、败坏风气的“政治问题”,是包裹着生活作风外衣的“糖衣炮弹”。
    正如会议所强调的,违规吃喝的政治危害是极其深远的。它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侵蚀的是我们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根基。特别是当前,违规吃喝出现了许多“隐形变异”的新形式,从过去的“大张旗鼓”转为现在的“由明转暗”,比如在高档小区里搞“一桌餐”,在单位内部食堂搞违规接待,或者通过虚列名目、变通报销等方式暗度陈仓。这些行为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也对我们的辨别力和免疫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是公司的“门面”和“窗口”,日常工作中,接待安排、会务用餐、差旅协调等事务都与我们息机相关。可以说,我们是直面各种“人情”考验、抵御“饭局”诱惑的“第一道防线”。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将这些工作看作是服务保障,思考的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让各方“满意”。但现在,我的认识发生了质的转变。我认识到,办公室的工作不仅仅是流程和标准,更是责任和立场。每一次接待安排,都是对我们政治站位、纪律意识的一次检验。我们守住的不仅是公司的经费,更是公司的风气和形象。这种从“舌尖上的味道”到“心头上的分量”的转变,是我这次学习最核心的收获。
    二、岗位的再审视:在“人情世故”与“党性原则”间深刻自省
    对照分公司党委提出的“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的要求,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需要警惕和改进的“风险点”和“薄弱点”。
    一是存在“习惯性思维”的惰性。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迎来送往是常态。在处理一些接待事务时,我反思自己是否有时会不自觉地陷入“惯例”的舒适区?是否为了追求所谓的“周到”和“热情”,在标准把握上不够严格,甚至存在打“擦边球”的想法?比如,面对一些多年的合作伙伴或上级单位的同志,会不会觉得“按部就班”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从而在接待标准上有所放松?这种思想上的“微小松动”,正是作风堤坝上最危险的“蚁穴”,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予以纠正。
    二是存在“人情关系”的盲区。办公室主任这个岗位,决定了我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时间长了,工作关系中难免会掺杂一些个人情谊。我扪心自问,当面对一些熟人、朋友以“私下聚聚”“不谈公事”为名的邀约时,我是否每一次都能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拒绝?是否也曾因为顾及“面子”而感到为难,甚至有过片刻的犹豫?这种“人情”的考验,往往比赤裸裸的利益诱惑更具迷惑性。我深刻认识到,公与私的界限必须清晰如刀刻,任何时候都不能用“人情”来模糊“原则”,更不能让所谓的“朋友情谊”成为突破纪律规矩的“后门”。我们必须明白,真正的朋友,会理解你的原则,支持你的工作,而不是拉你下水。
    三是存在“制度执行”的温差。公司关于作风建设、公务接待的制度规定不可谓不全面、不细致。但在实际执行中,我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不折不扣、刚性执行”?有没有出现“上紧下松”、层层递减的现象?在审核报销、安排公务活动时,是真正用制度的“尺子”去精确丈量,还是有时会凭经验、凭感觉“估摸着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而没有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落实到每一项具体行动中,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为办公室的负责人,我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行动的再出发:从“被动接受监督”到“主动自我革命”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识的深化和反思的痛楚,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这次学习教育对我而言,是一次警醒,更是一次鞭策。我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关键少数”的自觉,带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