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关于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最新文件精神,*同志也通报了相关情况,我都同意。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也是学生暑假期间溺水事故的最高发、最易发时段,形势异常严峻,任务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财产极端负责的精神,迅速行动起来,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硬仗。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深刻理解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
生命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学生溺水事故,是人民之殇,家庭之痛,社会之憾。近年来,溺水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据全国范围内的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溺水事件中,发生在河道、池塘等野外水域的比例高达91.6%,12至16岁的青少年是最高危的群体。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更是对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成效的严峻拷问。
就我县而言,防溺水工作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我县水系发达,境内河流、水库、重点塘堰多达数百处,管理跨度大、监管难度高。据水利、教育等部门联合摸排,全县范围内被列为高、中风险等级的危险水域就有近百处,这些水域往往分布在村庄周边、田间地头,与学生暑期活动范围高度重叠,构成了我们心头最大的隐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暑期以来,全国范围内已通报多起令人痛心的学生溺水事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事故风险就在身边,悲剧随时可能发生。任何一丝一毫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懈情绪,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防溺水工作,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直接体现。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无比珍贵,保护他们的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或某个镇街的单项任务,而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全县上下必须立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将防溺水工作置于当前安全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坚决守护好广大青少年的生命安全。
二、聚焦突出问题,以刮骨疗毒的勇气补齐短板弱项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防溺水工作上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须正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漏洞。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安全防线就不牢固。
第一,责任落实存在“温差”。“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责任传导上,压力层层递减,导致一些基层单位和村居社区对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认为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与己无关;有的满足于发了文件、开了会议,但在具体落实上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细致、持续的跟进和检查;有的村干部对辖区内的危险水域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日常巡查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第二,隐患排查存在“盲区”。虽然我们每年都组织排查,但排查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部分危险水域的警示标识不清、不全,甚至破损、缺失后未能及时更新。一些水库、塘堰、引水渠的防护设施,如护栏、隔离网等,存在缺失或损坏现象,没有形成有效的物理隔离。特别是对于一些因采砂、取土、工程建设形成的临时性水坑,以及一些位置偏僻、不易察觉的野塘,排查工作容易出现遗漏,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
第三,宣传教育存在“落差”。我们的宣传教育方式有时还停留在拉横幅、发传单、开班会的传统模式上,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不够生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警示力不强。教育的效果没有真正入脑入心,一些学生对溺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自身的游泳技能过于自信,导致“会游泳也会溺水”的悲剧时有发生。同时,家校联动机制不够紧密,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和责任告知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重点群体的监护人,未能实现有效覆盖和精准滴灌,导致家庭监护这一关键防线存在薄弱环节。
第四,协同共治存在“壁垒”。防溺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镇街、全社会齐抓共管、协同作战。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条块之间还存在信息不共享、行动不协调的问题,未能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水利部门管水域,教育部门管学生,公安部门管出警,文旅部门管景区,各自为战的现象削弱了整体防控合力。这种“九龙治水”的局面,导致资源无法高效整合,监管出现缝隙,应急处置效率不高。
三、强化使命担当,以超常举措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针对上述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拿出超常的决心和举措,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在此,我强调几点要求。
第一,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压紧压实责任链条。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各镇街、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本行业防溺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查。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责任分解到岗、明确到人,形成县、镇、村、组四级联动的责任体系。特别是村(社区)一级,要明确每一片水域的巡查员、监督员,将责任具体到每一口塘、每一条河。县政府将组织专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明察暗访。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通报批评、约谈问责;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发生溺水事故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绝不姑息。
第二,必须以“地毯式”的排查,彻底消除风险隐患。各镇街要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库、塘堰、水渠、废弃矿坑、建筑工地积水坑等各类水域,进行再一轮、全覆盖的拉网式排查,建立详尽的危险水域管理台账,绘制“危险地图”,做到“一地一档、一水一策”。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要立即整改。该设立警示牌的必须设立,标准要统一、内容要醒目;该加装防护栏的必须加装,确保坚固、有效;该配备救生圈、救生绳、长竹竿等应急救援器材的必须配齐,并定点存放、专人管理。水利、住建等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督促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安全设施到位。
第三,必须以“科技化”的手段,提升智慧预警能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