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5年上半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镇2025年上半年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以“强基础、补短板、创品牌”为目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半年来,全镇23个村(社区)党组织、1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紧扣职责使命,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铸魂工程”为抓手,推动思想建设走深走实。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不强,关键看理论武装是否扎实。今年以来,镇党委针对部分党员存在的“学习碎片化”“学用两张皮”问题,创新构建“三维学习矩阵”,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完成任务”向“主动提升本领”转变。一方面,打造“固定课堂”强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内容纳入重点,通过党委会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三级联动,上半年累计召开党委会专题学习6次,组织村(社区)书记“擂台比武”式学习交流2场,覆盖党组织书记100余人次。特别在“七一”前夕,组织32名新党员到镇党史馆开展“入党第一课”,通过老党员讲述抗美援朝老兵、“全国劳动模范”李守田等本土红色故事,让理论学习“冒热气”“接地气”。另一方面,开设“流动课堂”解难题。针对农村党员分散、流动党员集中的特点,组建由包片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农技专家组成的“红色宣讲队”,利用农闲时节、赶集日等节点,深入田间地头、合作社基地开展“微党课”。例如,在高岗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党员王建国结合“如何通过党建联建打开农产品销路”,现场讲解“党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在外出务工党员聚集的东莞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视频连线开展“云端学习”,同步推送家乡产业发展动态,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此外,创新“实践课堂”促转化。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引导党员在基层一线践行初心。上半年,各党组织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梳理民生需求清单42项,其中38项已通过党员领办、支部攻坚完成。如双河口社区党员牵头组建“银龄互助队”,为独居老人提供“送餐+代购+陪诊”服务,累计服务1200余人次;曙光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果树修剪小分队”,帮助果农解决夏季管理难题,惠及果园300余亩。通过实践锻炼,全镇党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
    二、以“强基提质”为重点,推动组织体系织密织牢。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其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政策落实成效。今年以来,镇党委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既培育标杆又整顿后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达标、全面进步。在“头雁领航”上精准发力。针对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思路窄、办法少”问题,实施“头雁提质”工程:一方面,组织15名村书记赴浙江安吉、江苏塘桥等地考察学习“共富工坊”“强村公司”等经验,回来后召开“经验复制会”,推动曙光村借鉴“飞地抱团”模式,与邻镇共建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增收20万元;另一方面,建立“导师帮带”机制,由镇领导班子成员、退休老书记与3名新任村书记结对,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带”,帮助解决“不会干、不敢干”问题。如三合村新任书记张敏在导师指导下,成功化解2起土地流转纠纷,村民满意度从78%提升至95%。在“队伍建设”上持续用力。严把党员入口关,上半年新发展党员12名,其中35岁以下占比83%,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5%,重点向产业工人、返乡创业青年倾斜,如吸纳猕猴桃种植大户、90后党员刘芳入党,发挥其带动周边12户农户增收的示范作用。同时,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推行“积分制”考核,将参与志愿服务、带头致富等纳入积分项,与评优评先、惠民政策挂钩,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例如,宝塔村党员李大哥因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帮助困难群众,季度积分排名第一,被评为“党员先锋户”,其家庭农场被列为“党员示范基地”。在“后进整顿”上集中攻坚。对年初摸排确定的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前进村、和平社区),实行“一名班子成员包联、一个县直单位结对、一套整改方案推进”的“三个一”机制。前进村因集体资产流失、群众矛盾突出被列为后进,工作组进驻后,通过清产核资收回集体林地320亩,重新发包年增收15万元;同步开展“院坝协商会”化解土地纠纷5起,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目前,2个后进村(社区)已完成整改验收,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以“融合共进”为导向,推动服务效能提质提效。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效上。今年以来,镇党委聚焦“党建+”融合发展,推动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挑大梁、唱主角。在“党建+产业发展”中激活动能。围绕全镇“1+2+N”产业布局(1个主导产业:生态茶叶;2个特色产业:高山蔬菜、乡村文旅;N个优势产业:蜜蜂养殖、竹编手作),推行“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例如,茶叶产业联合党支部由镇农服中心、茶企、茶农党员组成,上半年组织技术培训8场,推动“*高山云雾茶”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带动200余户茶农增收;文旅产业联合党支部牵头打造“红色茶乡”旅游线路,串联3个古村落、5个茶园基地,上半年吸引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0万元。在“党建+基层治理”中凝聚合力。针对农村“空心化”、矛盾调解难等问题,创新“党员中心户+网格”管理模式,全镇划分217个微网格,由236名党员中心户担任网格长,负责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调解。例如,中岭村党员中心户老周在走访中发现村民因灌溉水渠堵塞引发争执,立即组织党员、群众义务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7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