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我市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我们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一鼓作气、锲而不舍,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群众最深恶痛绝的问题,直接侵蚀党的执政根基,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开展集中整治,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是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自去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市委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从全省范围看,自2024年以来,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1199个,处分21159人,移送检察机关760人。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我市与全省一道,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亮剑的坚定决心。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紧盯关键环节,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在教育医疗领域,我们严肃整治了中小学“校园餐”管理不规范、药品医用耗材采购环节存在回扣等问题;在惠农补贴领域,我们严厉打击了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行为;在乡村振兴领域,我们重点纠治了在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净化了基层政治生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集中整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深化。少数单位和干部对集中整治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认为搞了几轮整治,问题已经差不多解决了,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和恒心。有的甚至认为这是纪委监察委的事情,存在“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旁观心态,没有真正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二是压力传导仍有衰减。“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市级层面部署要求多,但到了一些基层单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工作措施浮于表面,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导致一些问题在基层“最后一公里”迟迟得不到解决。三是案件查办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从查处的案件来看,虽然数量不少,但“小打小闹”的案件偏多,对一些深层次、系统性、领域性的腐败问题挖掘不够,穿透式监督、提级办理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一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如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滥发津补贴、私设“小金库”等现象依然禁而未绝。四是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一些领域和单位在案件查办后,满足于就案办案,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分析不透、整改不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效果没有充分彰显。前治后犯、屡禁不止的现象时有发生,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的能力亟待提升。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群众身边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任何对群众利益的漠视、侵占和损害,都是对我们党性质宗旨的背叛。我们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开展集中整治的重大意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须臾不可放松”的紧迫感,将这场关乎人心的斗争进行到底。
    二、突出重点,靶向发力,推动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
    打蛇打七寸,治病要除根。集中整治必须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重拳出击、靶向治疗。
    第一,要聚焦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打击。此次集中整治,必须牢牢锁定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民生领域。这些领域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灾区”。
    在乡村振兴领域,要紧盯惠农补贴资金、集体“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要严查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行为。比如,XX县X村原干部袁某某,通过虚构事实骗取补偿款;XX区X村原干部叶某某,违规套取各类补贴。这些案件性质恶劣,直接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坚决查处,确保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阳光温暖每一位群众。
    在教育医疗领域,要以“零容忍”态度整治校园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中的腐败问题,守护好孩子们的“盘中餐”。要深化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治理,严肃查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医保基金使用中的回扣、提成、欺诈骗保等问题。像XX市X镇中心卫生院黄某某、张某某滥用医疗保障资金的案件,不仅造成国家医保基金重大损失,更败坏了医者仁心的形象,必须深挖彻查。
    在养老社保和民政救助领域,要重点整治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环节的“关系保”“人情保”以及克扣、挪用救助资金等问题。XX市X镇王某某扣留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费的行为,看似数额不大,但性质极其恶劣,是典型的与民争利,必须从严从快处理,确保每一分“救命钱”都用到最需要的群众身上。
    在执法、司法领域,要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公、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第二,要紧盯关键少数,压实监管责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往往与基层掌握公权力的“关键少数”密切相关。要紧盯那些身处关键岗位、手握审批权、执法权、资金分配权的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站所负责人等。对这些人要加强日常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化、流程化、公开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三,要深挖隐形变异,防止死灰复燃。随着正风肃纪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穿上了“隐身衣”、玩起了“障眼法”。比如,通过电子红包、快递礼品等方式收受贿赂;以“借款”“投资”为名行利益输送之实;将公款吃喝转入内部食堂、农家乐等隐蔽场所。我们必须擦亮眼睛,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对这些改头换面、潜入地下的新动向、新表现,要露头就打、寸步不让,坚决斩断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链条。
    三、强化协同,凝聚合力,构建系统集成的监督格局
    集中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纪检监察机关一家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联动体系作用,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协同的监督网。
    一要压实主体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要把集中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分析研判形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和部门的整治工作,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将整治成效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标尺,纳入年度考核和政治生态评估,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二要强化纪委监察委牵头抓总作用,提升监督执纪效能。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责。要加强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和指导,整合力量,统筹办案。要创新监督方式,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将纪委监委内设部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县乡纪委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监督合力。要探索推行提级监督、交叉检查、联合办案等有效做法,着力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人情干扰多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