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2025年上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这是一次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会议。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梳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精准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精心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刚才,各相关部门作了详尽汇报,大家结合自身工作领域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洞察短板,科学研判上半年经济态势
上半年,全县上下以“起步就冲刺”的昂扬斗志,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从关键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多项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三缺”:
(一)产业升级缺动力
传统产业在我县经济结构中占比依然较高,达到了*%。虽然新兴产业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同比增长*%,但尚未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产业升级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短缺等诸多难题,动力明显不足。
(二)项目带动缺后劲
上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个,但单个项目平均投资仅为*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特别是缺乏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链主型”项目,产业生态的培育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项目储备不足,后续发展动力受限。
(三)要素保障缺效率
土地资源紧张,用地指标缺口达到了*亩,严重制约了一些项目的落地和推进。能耗空间有限,仅剩*万吨标煤,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部分企业反映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行政审批流程繁琐,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此外,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县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出口增速波动较大。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尚未完全恢复,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将问题转化为发展的机遇,在挑战中寻求突破。
二、聚焦关键、靶向发力,坚决打好下半年经济攻坚战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的关键时期,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结构调整的“加速期”和动能转换的“攻坚期”。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的主线,实施“四大攻坚行动”,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产业升级攻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
以“产业升级行动计划”为引领,集中资源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推进*、*等*个战略性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推进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力争下半年投产率达到*%以上。
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三年规划”。对*家规上企业进行智能化诊断,培育*家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通过智能化升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项目招引攻坚:突出“精准化、专业化”
开展“精准招商秋季攻势”,组建*支专业招商团队,聚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产业转移重点区域,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绘制精准的招商地图。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缺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力争引进*个*亿元级以上的重大项目。
建立完善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从项目签约到落地投产,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帮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项目建设进度的监督考核,确保下半年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以上,当年投资完成率达到*%以上。
(三)要素保障攻坚:强调“高效化、多元化”
深化“要素保障优化工程”,加强土地资源的统筹利用,开展“闲置土地清理专项行动”,盘活存量土地*亩以上。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的用地需求。
在能耗方面,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争取省级能耗指标*万吨标煤,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能耗空间。
金融领域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广“科技贷”“绿色贷”等特色金融产品,设立*亿元产业发展基金,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对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洽谈活动,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四)营商环境攻坚:着眼“便利化、人性化”
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最多跑一次”升级版,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下半年实现工业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个工作日以内。
建立健全企业服务长效机制,设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为重点企业配备专属服务专员,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开通24小时企业服务热线,对企业诉求实行“即接即办、限时办结”,确保企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加强对营商环境的监督评价,定期开展营商环境测评,对排名靠后的部门进行约谈整改,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兴业。
三、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全面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改革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全县上下要聚焦“三大创新”,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增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一)科技创新:突出“引领性、实用性”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打造“科创孵化中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研发、孵化、加速等一站式服务。下半年全面建成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整合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设立*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下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以上。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制度创新:注重“系统性、针对性”
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推进“绿色发展制度创新”,试点企业“碳足迹”管理,首批纳入*家重点企业,对低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同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建立“拿地即开工”绿色通道,下半年实现*%以上工业项目“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