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领域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有关情况书面报告
新兴领域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阵地。近年来,XXX紧扣新兴领域特点,积极探索创新,以组织覆盖为基础、服务赋能为纽带、力量共融为关键,系统推进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让“新”领域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热阵地”。
一、基本情况
(一)有形有实,推动政策落实精神贯彻
近年来,XXX高度重视新兴领域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坚持高位统筹、精准施策,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严格对标中央及省委关于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指示要求,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施办法》,切实做好“一个突出抓好、两个抓好”工作,推动新时代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年以来,研究解决新兴领域党建难点问题X项,确保方向不偏、落实有力。
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面落实全省党委系统社会工作座谈会、组织部长会议等精神,新兴领域党组织坚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及制定工作安排。印发《2025年XXX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分解为X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链条。
政策文件切实执行。印发《中共XXX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关于开展关爱新群体活动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建立结合行业管理和业务监管抓党建的工作机制,构建全面覆盖、分工明确、有效协同的工作格局,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二)有情有为,做优关爱新就业群体
XXX社会工作部依托实体化运行机制,链接各方资源,通过优质服务将“两企三新”吸引过来、组织起来。
细化服务“实招”。截至2025年,XXX委两新工委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进中成果显著。组织架构搭建扎实,目前有X个行业党委,X个党组织、X名党员的组织体系,新经济组织X家,党组织覆盖X家企业,覆盖率达X%;新社会组织X个,为党建工作筑牢根基。配备X名党建指导员,党建指导员已覆盖X家企业,覆盖率X%。共青团、工会、妇联组织覆盖,多元组织协同发力,新经济组织党的工作覆盖X家企业,覆盖率达X%。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紧密关联X名新就业群体,构建起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工作力量,助力新兴领域党建与服务深度融合,为后续工作开展积累了良好势能。
(三)有统有分,构建工作运行新机制
XXX社会工作部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完善组织架构为前提、以创新协作机制为抓手、以优化管理服务为保障,推行“两新”工委实体化运行机制。
贯通推进组织架构实体化。按照“行业对口、全域覆盖、规模适当、精干高效”原则,设书记X名,副书记X名,委员X名,包含交通局、司法局、财政局等主管部门,人社、工会、团委等维护权益护航成长部门,发改、工信、科技等创新驱动发展部门,形成纵横贯通、协同紧密的组织架构。
创新推进协作机制实体化。建立党建联系制度,指导成员单位挂钩联系“两企三新”党组织和党员,帮扶破解发展难题。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制度,通过其深入基层一线,掌握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和群众利益诉求等情况。建立督查工作制度,对行业党委开展指导,分类督促工作开展。
系统推进管理服务实体化。将市级行业党委和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转隶到“两新”工委,细化明确组织设置、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要求,使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有质效;聚焦基层党建、企业发展、行业规范、基层治理开展调查研究,倾听诉求、会商会办,推动政策、人才、资源等各要素向“两企三新”聚集,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进展
在新兴领域党建与服务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落实各项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一)新兴领域党建,体制作用彰显
持续优化地方“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对成员单位进行科学调整与扩充,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责任到岗、落实到人,让工作开展更具条理与效率。在跨部门工作统筹方面,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促进信息共享与工作协同。通过联合工作小组的形式,针对重点项目和难点问题集中攻坚,已成功推动涉及多部门的新兴领域党建任务顺利开展。在推动“两新”工委发挥作用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两新”党建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有效激发了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新兴领域党建,任务稳步推进
“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成效显著。通过“地毯式”排查与“动态化”更新双措并举,组建专班深入园区、商圈逐户摸排,建立包含企业规模、党员数量等要素的动态台账,累计完成X家新兴领域企业排查,精准掌握组织建设底数。针对不同企业特点分类施策,对党员人数达标企业推动单独组建,对小微企业推行联合组建,对零散分布企业实行挂靠组建,目前已新建党组织X个,“两个覆盖”质量与覆盖面实现双提升。
行业协会商会党建管理体制持续完善。进一步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党建主体责任,建立“党组抓总、行业指导、协会主责”的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深入开展“党建+行业服务”行动,搭建企业资源对接平台,组织技术交流、政策宣讲等活动X场,帮助会员企业解决供应链难题,在党组织引领下行业凝聚力和整体发展效能显著增强。
(三)新就业群体事,服务管理扎实
以关爱尊重为前提,以引导参与治理为核心,以双向互促为目标,全面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深化“友好内涵”。聚合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优势,聚焦党建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服务关爱如何有的放矢、基层治理如何发挥个人优势等课题,进一步关爱新就业群体、服务新业态企业、推进新经济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展“友好场景”。将“友好场景”延伸至小区、商圈等新就业群体集聚区域,增设“友好设施”,构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友好渠道”,搭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友好平台”,形成“关爱服务—参与治理—激励保障”的良性闭环。
劳动纠纷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为切实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提升其归属感与幸福感,在劳动权益维护方面,联合多部门开展“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护航”专题讲座,明确工作时间、报酬支付、休息休假等标准,为权益维护筑牢法律根基。畅通维权渠道方面,设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权益反馈平台,及时处理劳动纠纷X余起,为新就业群体创造更公平、更有保障的从业环境。
(四)群体舆情风险,防范化解有效
已构建起全链条、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完善“日常排查+专项研判+动态预警”机制,每日对社交平台、行业论坛等重点渠道开展定向扫描,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涉新就业群体、行业纠纷等信息进行智能筛查,精准识别潜在风险点,提前预警化解苗头性事件。针对高风险领域,明确“监测—研判—处置—反馈”四步流程,建立与平台企业、行业协会的快速联动机制,确保舆情发生后1小时内响应、4小时内形成处置方案。常态化开展风险复盘,定期召开舆情分析会,梳理典型案例,推动风险防范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五)新兴领域事项,重点落实高效
对于通过网络平台、市民热线、信访等渠道收集以及领导交办的涉及新兴领域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事项,建立专门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人,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目前2025已累计受理X件信访件,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其中针对市民通过热线反映的某新兴企业党建活动开展困难问题,迅速组织人员实地调研,协调解决活动场地、经费等问题,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三、存在问题
当前新兴领域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仍存在基础薄弱、力量不足、保障欠缺、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党建工作与新兴领域发展的深度融合,需针对性破解提升。
(一)基础工作不扎实,覆盖质量待提升
受市场化、信息化水平偏低影响,“两新”工作基础薄弱,长期侧重党组织“有形覆盖”,对“应建尽建率”“工作覆盖率”关注不足,服务企业“有效覆盖”的方式方法不多,党建与业务融合度不高。部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重形式轻内容,组织生活不规范,“两张皮”现象突出,党组织虽已建立,但实质性活动少,党员参与度低,引领作用未有效发挥。
(二)工作力量较薄弱,协同合力未形成
部分存在行业部门与属地单位职责划分不明,“推一推动一动”现象突出,缺乏“条块结合”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