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2025年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县工作,深刻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合力,推动我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有关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我都赞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感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千家万户的寄托与牵挂。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大者”,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民生要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主动作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奉献,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保障持续强化,关爱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我们欣喜地看到,法治的阳光正通过创新的方式照进校园,县人民检察院牵头打造的“订单式”法治服务模式,根据学校需求精准普法,2024年以来已累计覆盖41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活动69场;县司法局组织的法治副校长也已深入31所学校,为超过8000名师生送去法治甘霖。我们同样欣慰地看到,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正在落到实处,我县持续实施的关爱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工程,通过家访、心理辅导等方式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针对孤儿、困境儿童的精细化帮扶措施,也正在润物无声中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向长期奋战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线的同志们,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这项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新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不容忽视的短板。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抓紧抓实抓好。
二、坚持问题导向,清醒把握我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前提是发现问题,关键是解决问题。从近期调研和有关部门通报的情况看,当前我县面临的风险挑战呈现出传统与新型交织、线上与线下叠加、家庭学校社会环节均有短板的复杂态势。
第一,溺水、欺凌等传统安全风险依然是心头大患。
安全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当前正值盛夏,暑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却也是溺水事故最高发的危险期。虽然我们没有掌握近三年的精确溺亡数据,但从每年反复强调、多部门联合行动的现实来看,防溺水形势依然严峻。今年入夏以来,我县消防、医院、妇联、教育局等多个部门已经密集开展了各类防溺水宣传、演练和巡查活动这充分说明,预防未成年人溺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容不得半点麻痹和松懈。与此同时,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仍时有发生,它像一根毒刺,深深刺痛着孩子、家庭和整个社会。尽管我们的法治副校长们已经把预防校园欺凌作为进校园授课的重点内容但要从根本上铲除其滋生的土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网络侵害、性侵害等新型风险日益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网络诈骗、网络交友陷阱、网络游戏沉迷等问题,正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的检察机关在普法活动中,就专门模拟了有关电信诈骗“工具人”的案例,这说明此类风险已非常现实和紧迫。此外,一个极为恶劣的现象是,一些包含污言秽语、低俗恶搞内容的“文化产品”竟然出现在小学校园周边,公然毒害孩子的心灵。县检察院针对此问题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及时制止了乱象,但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任务依然艰巨。更令人痛心的是,性侵害这把“隐秘的利剑”依然对未成年人构成严重威胁。我们的法院、检察院在法治课堂上反复讲解“防性侵”知识这恰恰说明,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刻不容缓。
第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的保护链条仍有薄弱环节。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方责任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但现实中,“链条”上的短板依然存在。一是家庭监护责任缺位。部分家长“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有效监护,在安全、心理、学业等方面都面临更多困难。更有甚者,家庭暴力直接摧残着未成年人的身心,我们的司法部门在宣传中也多次将家庭暴力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二是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盲区。少数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对校园内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洞察不敏锐,师德师风建设仍需持续加强。三是社会协同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尽管各部门都在努力,但“九龙治水”不如“握指成拳”,部门间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的机制还不够顺畅,社会力量的组织和引导还不够充分,未能完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合力。
三、聚焦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开创我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必须拿出硬核措施,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推动我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第一,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织密一张“安全防护网”。
安全问题是底线,是红线,更是生命线。一要坚决打赢暑期防溺水攻坚战。这不仅是会议要求,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对辖区内的河流、水库、池塘、水坑等所有水域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逐一建立详实台账。要坚持预防为先,在所有危险水域醒目位置设立坚固、清晰的警示牌和防护栏,备齐救生设备。要压实巡查责任,确保重点时段、重点水域有人看、有人管、有人防。要将宣传教育延伸到每个村组、每个家庭、每个学生,务必让“六不准”原则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二要全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要持续深化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对任何欺凌苗头和行为坚持“零容忍”,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要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服务,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通过引导学生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等方式,有效减少“小胖墩”“小眼镜”和学生心理问题。三要着力净化网络空间。要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督促学校加强对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的管理,并联合网信、公安等部门,强化校园周边和网络文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涉未成年人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世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