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在我**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之际,通过近期学习,我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下面,结合近期学习思考和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当好“领头羊”,始终坚持廉洁从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在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干部职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党风、企风和干部职工的作风。从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出问题,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灾难,也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败坏了企业风气,影响了企业发展。就拿我们企业来说,过去也曾出现过个别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供应商宴请等问题。这些行为看似小事,实则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利益,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也挫伤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廉洁从政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作为党委书记,我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抵制各种诱惑。一是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严格执行各级纪律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精简会议文件,改进调查研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三是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配偶、子女和亲属,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四是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欢迎监督,诚恳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
二、管好“责任田”,始终坚持从严治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在国有企业中,从严治政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从严治政,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确保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x案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背离初心使命,丧失党性原则,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涉嫌违法犯罪,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害。这充分说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对腐败问题必须零容忍、严查处。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落实好“一岗双责”,做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存在的问题,对违纪违法的干部要严肃处理。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强化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廉洁风险。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三、念好“紧箍咒”,始终坚持依法执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有企业中,依法执政是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依法执政,才能确保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才能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才能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存在法治意识淡薄、违规决策、违法经营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也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例如,有的企业在项目投资、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方面,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存在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问题,导致企业资产流失、效益下滑。我们要念好依法执政的“紧箍咒”。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按照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对企业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三是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审核把关,及时发现和化解法律风险。加强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