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讲话
同志们:
安全生产,重如泰山,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沉甸甸的使命与担当。近期,多地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一幕幕悲剧令人痛心疾首,这些血与泪的教训,如声声警钟,时刻警示着我们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与复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排查隐患,狠抓工作落实,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多发连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这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我们召开此次会议,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反思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兴衰成败。
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看,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意味着鲜活生命的消逝,给无数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与灾难,使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那些在事故中失去亲人的人们,他们的泪水与伤痛,时刻提醒着我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像守护自己的亲人一样守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安全,坚决杜绝因工作疏忽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充满欢笑、幸福安康。
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层面讲,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安全形势稳定,才能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反之,频繁的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甚至引发社会恐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没有安全,发展就无从谈起。只有牢牢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极易引发社会关注和舆论热点,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秩序稳定。我们肩负着维护一方平安、促进一方发展的重任,必须清醒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故表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思想认识不够深刻,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将安全生产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工作中存在重发展、轻安全的倾向,对安全生产工作只是表面重视,没有真正入心入脑,缺乏“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一些企业负责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心存侥幸,对安全生产工作敷衍了事,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甚至不惜以牺牲员工生命安全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工作中存在麻痹大意、违规操作等现象,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这些都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二)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风险管控不到位
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部分地区和部门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问题,排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对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导致隐患长期存在。一些行业领域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对重大安全风险辨识不清、评估不准,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无法做到对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在一些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漏洞百出,消防设施不完善、疏散通道不畅通等问题屡见不鲜,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监管执法力度不够,责任追究不到位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们的监管执法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部分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掌握不熟练,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对一些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未能及时查处,导致企业违法成本较低,无法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不够完善,对一些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不够深入,责任认定不够准确,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偏轻偏软,没有真正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救援体系不完善
应急处置能力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还存在明显短板。部分地区和企业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与实际情况脱节,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装备配备不足且老化严重,缺乏必要的实战演练,导致在面对突发事故时,救援行动迟缓、效率低下,难以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无法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此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顺畅,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协同配合不够紧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处置工作的效果。
三、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具体措施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措施、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针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一)强化思想认识,压实党政领导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其他领导同志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切实履行好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评价,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因工作不力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加强企业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要加大安全投入,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更新安全设备设施、开展安全培训教育等,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行为。同时,企业要积极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充分发挥保险机构的风险管控和事故预防作用,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严格监督管理,压实部门监管责任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系,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监管执法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对违法违规企业要依法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等措施,形成强大的执法威慑力。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中介机构从业行为,确保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真实、准确、有效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四)加大隐患排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环节,必须常抓不懈。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制定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规范,明确排查治理的内容、方法、频次和要求,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要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采取企业自查、行业检查、政府督查等多种方式,对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确保隐患整改到位。要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3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