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七一”学习教育党课讲稿

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七一”学习教育党课讲稿(3142字)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104年前,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为苦难深重的中国锚定了光明的方向;104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更需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力量,从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刻实践中锤炼作风,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答好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答卷”。
    借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以优良作风护航基层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结合镇街工作实际,和大家交流三点体会。
    一、追根溯源:从“一张纸”到“一面旗”,中央八项规定为何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短短600余字的“铁规”,拉开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序幕。13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关键少数”到“绝大多数”,八项规定不仅成为改变中国党风政风的“先手棋”,更重塑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新生态”。
    第一,八项规定是“政治忠诚”的经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从“轻车简从”到“不安排迎送”,从“开短会、讲短话”到“规范出访活动”,每一项要求都直指作风积弊,本质上是对“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去年我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时,有位老党员跟我说:“现在干部下村,不提前通知、不摆桌子、不喝群众一杯茶,坐在田埂上聊家常,这才是共产党的样子!”这朴素的话语,恰恰印证了八项规定最核心的要求——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让“忠诚”二字从文件走向实践。
    第二,八项规定是“人民立场”的风向标。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八项规定开篇即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正是抓住了作风建设的“根”与“魂”。我们镇作为农业大镇,去年全年收到群众诉求1273件,其中85%是关于农田水利、道路修缮、民生保障的具体问题。通过落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我们发现,90%以上的问题不是解决不了,而是过去“浮在面上”的调研多、“坐在办公室”的批示多,真正沉下去、盯到底的少。八项规定之所以能赢得群众真心拥护,就在于它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群众最反感的小事抓起,让“群众的事比天大”从口号变成行动。
    第三,八项规定是“自我革命”的宣言书。13年来,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稻草人”,而是“手术刀”。从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到清理“违规发放津补贴”,从狠刹“公款送节礼”到严查“吃拿卡要”,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1万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9.7万人。这些数据背后,是党“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决绝,是“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去年省委巡视组反馈我镇存在“文风会风不实”问题后,我们立行立改,将2024年全镇会议数量压减35%,文件简报减少28%,把更多精力腾出来抓产业、惠民生。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二、反观自身:从“小切口”看“大问题”,我们的作风建设还有哪些“短板”?
    同志们,作风建设最怕“自我感觉良好”。虽然近年来我镇通过开展“强基固本”“作风攻坚”等行动,干部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群众期待,仍有一些“隐疾”“顽疾”值得警惕。
    一是“表态多、落实少”的形式主义仍未根除。有的同志把“坚决贯彻”挂在嘴边,却在具体工作中打折扣、搞变通。比如,去年我们部署“人居环境整治”,个别村“口号喊得响、行动跟不上”,检查前突击清理,检查后“反弹回潮”;有的干部习惯“留痕不留心”,下村调研“拍照打卡”,问题台账“一填了之”,群众反映“干部来得勤,问题解决得慢”。这些现象,本质上是“官本位”思想作祟,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割裂开来。
    二是“不作为、慢作为”的消极心态时有显现。随着基层任务越来越重、问责越来越严,个别干部滋生了“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错误观念。比如,在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中,有的村怕矛盾、怕担责,对群众疑问“绕着走”,对历史遗留问题“拖着办”;在处理“12345”热线诉求时,有的干部“只解释不解决”,甚至把“政策不允许”当“挡箭牌”。这种“躺平”心态,不仅寒了群众的心,更误了发展的机。
    三是“讲排场、图享受”的奢靡之风暗流涌动。近年来,我们严查“酒桌办公”“违规接待”,但仍有个别干部“心瘾未除”。比如,去年纪委查处的某站所负责人,借“项目验收”之名,组织管理服务对象聚餐;还有的干部“穿隐身衣”搞变通,把公款消费“化整为零”,用“办公用品”发票掩盖“私人宴请”。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死灰复燃”。
    三、知行合一:从“学思想”到“见行动”,如何以学习教育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同志们,开展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进作风的硬招、服务群众的实招、推动发展的妙招。结合镇街实际,我提四点要求:
    第一,以“学”铸魂,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要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必修课”,通过“理论中心组领学、支部主题党日研学、廉政教育基地践学”等方式,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特别是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重点剖析近年来我镇查处的“违规发放补贴”“虚报套取资金”等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各村(社区)要设立“作风建设公示栏”,定期晾晒干部下村走访、问题解决、群众评价等数据,让“学纪律、守纪律”成为日常习惯。
    第二,以“严”固本,让“监督问责”长牙带电。镇纪委要把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作为监督重点,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领域”,对“不吃公款吃老板”“不收现金收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运用“大数据+大脚板”手段,开展“穿透式”监督。要建立“作风问题动态清单”,对群众反映的“门好进、事难办”“推诿扯皮”等问题,实行“接诉即查、查则必果”。今年,我们将试点“作风建设积分制”,把干部作风表现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直接挂钩,真正让“干得好的有甜头、干得差的有苦头”。
第三,以“实”破题,让“为民服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2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