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敲响警钟,严守底线,坚决整治违规吃喝问题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了多起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影响极为恶劣,教训极为惨痛。市委办公室作为市委的综合办事机构,肩负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服务保障等重要职责,其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在此背景下,我们召开此次违规吃喝专项整治专题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为市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违规吃喝看似是“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触碰纪律红线、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违规吃喝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划定了清晰的底线。违规吃喝行为,无论是公款吃喝、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还是在内部食堂、隐蔽场所违规吃喝,都直接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是对党的纪律的公然挑衅。党员干部倘若无视纪律约束,从违规吃喝开始,逐步放松自我要求,就极易滑向腐败的深渊。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坚决杜绝违规吃喝行为,切实维护党的纪律的刚性。
(二)违规吃喝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和政府的形象是通过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现出来的。人民群众往往从身边党员干部的行为来评价党和政府。违规吃喝行为,挥霍的是公款,浪费的是资源,损害的是公共利益。这种行为让群众看到的是党员干部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而违规吃喝行为背离了党的宗旨,与党的初心使命背道而驰。市委办公室作为市委的窗口单位,我们的形象代表着市委的形象。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坚决抵制违规吃喝行为,以良好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违规吃喝滋生腐败问题。违规吃喝往往是腐败问题的前奏和温床。在觥筹交错之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会趁机拉拢腐蚀党员干部,通过请吃请喝等手段,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党员干部一旦陷入违规吃喝的泥潭,就容易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原则和底线,进而发生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违规吃喝开始,一步步走向堕落的。违规吃喝不仅腐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破坏了政治生态,还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与腐败问题的关联性,坚决斩断违规吃喝与腐败之间的链条,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四)违规吃喝破坏社会风气。党员干部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如果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之风盛行,就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导致奢靡享乐之风蔓延,社会风气遭到破坏。这种不良风气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还会侵蚀社会的价值观念,让人们滋生攀比、虚荣等不良心理。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市委办公室的每一位同志,都要以身作则,带头抵制违规吃喝行为,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贡献力量。
二、全面自查自纠,深入查找违规吃喝问题的具体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此次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面深入地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找准问题,为后续整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严查“吃公函”问题。一是检查公函使用是否规范。查看在公务接待中,是否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公函,有无无公函接待、一函多餐、空白公函接待等问题。公函作为公务接待的重要凭证,其使用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接待活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若公函使用不规范,就可能为违规吃喝提供可乘之机。二是核查公函内容是否真实。仔细核对公函中所涉及的公务活动时间、地点、人员、事由等信息,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有无编造虚假公函以套取公款用于吃喝的现象。真实的公函内容是保证公务接待合法合规的关键,任何虚假信息都将破坏制度的严肃性。三是审视公函管理是否严格。检查单位对公函的收发、登记、保管等环节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并严格执行,防止公函被滥用或盗用。严格的公函管理是堵塞“吃公函”漏洞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二)严查“吃食堂”问题。一是关注食堂经费管理。查看食堂经费的来源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将其他费用违规列入食堂经费,以套取资金用于超标准吃喝的情况。食堂经费的规范使用是保障食堂正常运营和杜绝违规吃喝的基础,必须确保经费来源正当、使用合理。二是检查食堂接待标准。对照相关规定,检查食堂在接待公务活动时,是否严格执行接待标准,有无超标准配备菜品、酒水,或者通过变换菜品名称、增加菜品数量等方式变相超标准接待的问题。严格执行接待标准是防止“吃食堂”问题的关键,任何超标准行为都将损害公共利益。三是审查食堂账目情况。对食堂的账目进行细致审查,看是否存在账目不清、虚假列支、违规报销等问题,确保食堂收支透明、合规。清晰准确的账目是监督食堂运营和发现违规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审查账目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违规行为。
(三)严查“吃老板”问题。一是排查与企业交往情况。梳理党员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企业之间的交往记录,查看是否存在接受企业宴请、在企业报销吃喝费用等行为。在政商交往中,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清正廉洁,严守纪律底线,坚决杜绝利用职务之便接受企业的不正当利益。二是审视为企业办事过程。检查在为企业办理审批、监管、服务等事项时,是否存在以权谋私,通过暗示、授意等方式让企业安排吃喝,或者接受企业提供的高档娱乐活动等问题。党员干部为企业服务应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得因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三是关注企业反映情况。通过走访企业、设立举报渠道等方式,收集企业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反映,了解是否存在党员干部向企业索拿卡要、违规吃喝等不良行为。企业的反馈是发现“吃老板”问题的重要线索来源,我们要重视企业的声音,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严查“吃下级”问题。一是检查工作调研接待。在上级部门到下级单位开展工作调研、检查等活动时,查看下级单位是否存在超标准接待、安排与工作无关的宴请等情况,同时上级部门是否存在默许、接受下级单位违规接待的行为。工作调研接待应注重实效,避免铺张浪费,任何超标准接待行为都将影响工作作风和形象。二是审查下级单位汇报接待。当下级单位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时,检查是否存在为了讨好上级,在接待过程中安排高档餐饮、赠送礼品等违规行为,以及上级部门是否严格要求自己,拒绝接受此类违规接待。下级单位的汇报接待应保持简洁、务实,上级部门应以身作则,抵制不良风气。三是关注上下级之间的人情往来。排查上下级之间是否存在借节日、生日、婚丧嫁娶等名义,违规组织吃喝活动,搞利益输送和人情拉拢的现象。上下级之间应建立健康、正常的工作关系,杜绝因人情往来而滋生的违规吃喝问题。
(五)严查隐形变异吃喝问题。一是关注新型吃喝场所。随着整治力度的加大,违规吃喝场所呈现出隐蔽化的趋势。要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在私人会所、“一桌餐”隐蔽场所、居民住宅内等违规吃喝的情况,这些场所往往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但严重违反纪律规定。二是警惕吃喝费用转嫁。查看是否存在将吃喝费用转嫁到下属单位、关联企业、协会商会等,或者通过虚开发票、编造虚假项目等方式套取资金支付吃喝费用的问题。这种隐形变异的方式企图逃避监管,但本质上仍是违规行为,必须予以严肃查处。三是审视利用电子红包、礼品卡等支付吃喝费用。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一些人通过电子红包、礼品卡等形式支付吃喝费用,以达到隐蔽违规吃喝的目的。要检查是否存在此类行为,以及相关支付记录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于这种新型的违规手段,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加强监管和查处力度。
三、强化整改落实,坚决杜绝违规吃喝问题的再次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全面查找出违规吃喝问题的具体表现后,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坚决防止违规吃喝问题反弹回潮。
(一)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一是完善公务接待制度。进一步细化公务接待的标准、流程和审批程序,明确接待范围、接待标准、陪餐人数等具体要求,使公务接待工作有章可循。严格规定公函的使用、审批和管理流程,杜绝无公函接待、虚假公函接待等问题的发生。通过完善制度,堵塞公务接待中的漏洞,从源头上防范违规吃喝行为。二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报销的审核把关,明确规定违规吃喝费用一律不得报销。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收支情况的定期审计和检查,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合法合规。对于发现的违规报销吃喝费用等问题,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遏制违规吃喝的资金来源。三是建立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专门的监督举报渠道,鼓励干部群众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适当奖励,同时严格保护举报人权益。定期对举报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及时发现违规吃喝问题线索,做到有报必查、查实必究。通过监督举报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教育引导,增强纪律意识。一是开展专题警示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习违规吃喝典型案例通报,通过案例剖析,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相关纪律规定和政策要求,提高党员干部对纪律红线的认知水平。通过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从思想上筑牢抵制违规吃喝的防线。二是加强日常廉政教育。将廉政教育纳入日常工作,通过开展廉政谈话、发送廉政短信、举办廉政文化活动等方式,常态化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从政教育,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做到廉洁自律、公私分明。通过日常廉政教育,让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深入人心。三是强化党性修养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初心使命,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通过党性修养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担当,使其从根本上杜绝违规吃喝等不良行为。
(三)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一是开展定期检查。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定期对各科室、各单位的公务接待、财务报销等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吃喝问题。检查过程中要严格对照相关制度和规定,认真细致地查阅账目、公函等资料,确保检查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二是进行随机抽查。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方式,对可能存在违规吃喝问题的场所进行随机抽查,如内部食堂、酒店、农家乐等。通过随机抽查,形成强大的监督威慑力,让违规吃喝者无处遁形。对抽查中发现的违规吃喝行为,要当场进行调查取证,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三是严格执纪问责。对违规吃喝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对违规者要依纪依法给予严肃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对典型案例要进行公开通报曝光,发挥警示震慑作用。通过严格执纪问责,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一是弘扬优良作风。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优良作风,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艰苦朴素、清正廉洁。通过弘扬优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抵制违规吃喝等不良风气的侵蚀。二是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和生活观。鼓励党员干部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业余生活,远离低俗、奢靡的娱乐活动。通过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市委办公室作为服务部门,要始终把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市委办公室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四、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违规吃喝专项整治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违规吃喝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我们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完善监督机制,实现监督常态化。一是整合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健全监督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监督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实现监督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通过整合监督力量,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的覆盖面和有效性,让违规吃喝行为无处藏身。二是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建立违规吃喝问题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财务数据、发票信息、公务接待数据等进行分析比对,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警违规吃喝问题线索。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举报信息,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通过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强监督的威慑力。三是加强日常监督。将违规吃喝问题的监督检查纳入日常工作,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时间节点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关注其社交圈、生活圈,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吃喝等不良行为。通过加强日常监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违规吃喝问题的滋生蔓延。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一是持续开展纪律教育。将纪律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不断增强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创新纪律教育方式方法,通过举办纪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案例分析会等活动,提高干部学习纪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纪律要求入脑入心。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对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特别是针对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等容易出现违规吃喝问题的业务领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干部熟悉业务流程、掌握政策标准,避免因业务不熟而导致违规行为的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28291.html